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首页 > 发展历程 > 正文

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独龙族带头人——高德荣

发布时间:2021/04/06 19:51:10 来源:校团委 点击数:

                                                       音频:郭天天


“长”在群众中的“老县长”


她是祖国西南边陲上的“秘境”;独龙族同胞世居这里,长期以来“可吃的东西不多,吃人的东西挺多";在这片净土上,多少人呕心沥血,多少人洒下热泪!

独龙江是一个让人流泪的地方:美到让人流泪,苦到让人流泪,让人爱到流泪。

12月初,奔波劳顿来到独龙江,记者心里有一丝疑惑:眼前的路、房,到处都是新的,那个落后、封闭的独龙江呢?

先后五赴独龙江的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曾咏叹:如果以前有人问我,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会说是让人流泪的地方;今天你再问我,我答是“人间天堂”独龙江提起独龙江,绕不开一个人—高德荣,大家习惯叫他“老县长”。采写高德荣,像一次时空穿越,也是一次精神洗礼。

一边是高耸入云的山体,一边是悬崖深不见底,车子在坑洼积水的独龙江公路上颠簸,记者腿肚子发软,心也揪紧——独龙江之行,步步惊心。

这条路,连接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未来。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江人翻越高黎贡山走到贡山县,来回要半个月。新中国成立后修通“人马驿道",一个来回要六七天。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贯通,除去大雪封山,七八个小时可到县城。而正在收尾的新腾道通车后,三个小时可到县城。

今年元旦前夕,老县长和几位基层领导喜不自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报告独龙江隧道即将贯通的好消息。“获悉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十分高兴,谨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总书记的回信,让独龙江沸腾了。

今年4月10日,新隧道终于打通。老县长带着群众早早来了,他们采了杜鹃花,把独龙人民的“英雄花”别到施工人员胸口。

路,是独龙族人的“命根子”。

独龙江“开山”时,每年都要推雪通路,短则两个多月,有时要从3、4月推到7、8月。老县长每年都会来, “他在意他那个民族,想早一点通路”。2007年5月,老县长又来了,他自封“队长”,还取名“雪山飞狐推雪队”。

他和交通局的职工一起睡工棚、吃干粮, “盖三床被子还嫌冷”。积雪厚达四五米,推起来得凭感觉。一次快收工时发生雪崩,一下子把驾驶员和老县长埋了进去。

要不是急退了三四米,恐怕扒不出来了”,当年一起被埋的驾驶员褚丽光说。

任县长期间,高德荣就制定了“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道路方案,打破“口袋底”。他拿着地图,用红笔标出需要建设的“路”,翻山越岭去考察,住牛棚、宿江边,四处汇报、争取。

这些“图上的路”,渐次“落地”了。如今在独龙江乡采访,一天就能跑完全乡。




有志者必能至


王安石曾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高德荣不往“高”处走,两回独龙江,奉献三十余载,在人迹罕至之所,带领同胞们顽强跨越,也饱览了人生“奇伟、瑰怪、非常"的风景。他的事迹写在高山峡谷,是当之无愧的“有志者”。

高德荣的志气,源自对群众的深情。他把名利享受看得轻,把群众认可看得重。在一些人讲享受、重品味时,他酣眠在荒郊野外的“大通铺”里;在一些人绞尽脑汁“求进步”时,他递出辞职信,扎根深山。

高德荣的志气,源自对家国的责任。独龙江乡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再穷再苦,都让他魂牵梦绕,并为之筆路蓝缕、披肝沥胆。他志在必得的,是独龙族同胞走向现代化。目的不达,他就不离开独龙江。“有志者,事竟成”,对高德荣来说:事不成,志何为?

向老高学习,做个有志气的共产党人吧——看不一样的风景,过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