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发挥优势、服务需求、强化内涵、增量提质”的科技工作方针指导下,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工作立足于学校与学科的科学定位,瞄准科技前沿,主动对接产业重大发展需求,探索出了具有西科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移”的科研体系。
深化改革发展,夯实责任释放创新活力
为明确科研任务,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学校制订或修订多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引作用,夯实责任释放创新活力。学校先后制定了《西安科技大学学院(部)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分解办法》《西安科技大学学院(部)科学研究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科学分解科技目标任务,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积极筹划制定标志性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激发释放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学校科研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强化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抓手,对标聚焦基金申报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夯实国家基金申报工作,提高国家基金申报质量,提升学校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2018年,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00余项,到款较2017年增加26.3%,创历年新高。
狠抓谋划落实,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科技处协同各学院,主动谋划、重点突破,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大幅提升,科研创新成果斐然,实现了学校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省部共建西部煤炭开采动力学与生态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省部会商议题,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筹建有序推进。新增陕西省重点实验2个,学校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数量增至18个。荣获省部级37项,2项国家科技奖经过公示待授奖。“柔模混凝土复合材料支护煤炭高回收绿色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是我校近年来第一单位第一人获国家科技奖又一次重大突破,我校也成为陕西省属高校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唯一获奖单位。“煤矿柔模复合材料支护安全高回收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作为省属高校唯一候选项目推荐参评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发挥优势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紧密对接煤炭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融合,着眼于服务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煤炭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8年,榆林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与清洁利用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打造区域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成果转化高地和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提供科研基础。西部煤炭科技创新创业雁塔联盟持续发挥优质资源优势,激发创新动能,与多个煤炭企业单位共同申报陕西省煤炭联合基金80余项。
学校内各学科专业专家深入神华宁煤集团、神华新疆煤业集团等企业开科技项目对接洽谈工作,全年横向科研项目合同额和到款额较2017年分别增长了4400余万元和2800余万元。先后与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和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合作与成果推广范围日益扩大。
改革是制胜法宝,创新是动力源泉。把力量和智慧汇聚到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西安科技大学必将在实现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航程中行稳致远。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