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望”实情,观基层动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掌握的是实情,得到的是更有力的“发言权”。4月17日下午,校长蒋林到雁塔校区北院建工学院建工系,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师生动态,听取意见建议。
倾听建议“闻”呼声,察教师需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研座谈中,蒋林认真倾听每一位教师的发言,边听边记,并不时询问大家在今后的发展中都有什么需求。张淑云老师谈到: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靠职称,职称的评审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她建议学校出台相关政策,让拥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团队帮助和指导科研实力较弱的团队成员搞科研,特别是年轻教师非常渴望这样的“传帮带”机制。
放下身段“问”计策,纳基层良言。蒋林谈到,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学校未来如何发展,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到底是学校发展好大家才会好,还是大家发展好学校才会好。曹萍老师谈到:学校是我家,建好靠大家。她用实验室建设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表明观点,学校花了大笔资金买回了实验设备仪器,要么无人管,要么无人会用,要么无地方放,要么使用频率不高,这种只重视建设、不重视管理和使用的现状亟需解决和扭转。
把准脉搏“切”症结,解职工难题。在听取曹萍、李春燕、杨文星、张淑云、侯俊锋、李强、高志刚、王亚宁、肖前慧、关虓、代慧娟、秦卿、周颖娴、王栋、马龙苏夫等15位教师发言后,蒋林总结指出:大家积极发言,这表明每个人心里都有强烈的爱校荣校意识与渴望进步的信念;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是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学校会认真研究,尽快拿出解决方案,逐一解决,层层落实,争取学校实际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学校始终坚持“以广大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解决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力争让大家在西科教学科研工作中都能找到归属感、获得感以及成就感。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