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年初召开的学校工作会议上,学校把2025年确定为“关键指标突破年”,明确要求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用好“1+3”激励保障措施,坚定“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强化系统思维”的行动策略,把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核心要义,向“新”而行、向“优”而进,奋力谱写“双一流”创建新篇章。为全面加快能源、安全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学校为创新创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等4个学院进行了揭牌,聚力打造智能科创教学“10大”教学团队、智能科技“10小龙”科技创新团队,以拉满弓、绷紧弦、铆足劲的姿态,吹响了创一流、提质量、促发展的冲锋号。
关键之年,关键指标,当有关键作为。开年以来,学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奋进“双一流”主题,以“躬身入局、奋勇争先”的作风干事业,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抓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与浙江省湖州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延长石油集团等20余家政企单位合作,以场景创新共建彬州市创新平台,第一季度科研经费到款超亿元,教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近期,党委宣传部开展“走基层、话发展、展风采”系列活动,对学校有关学院和教学科研团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学校2025年工作会部署进行了深入采访。下面,我们看一看四个新揭牌的学院抓落实、促发展、争一流的具体行动和进展吧!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抢抓机遇打造AI赋能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学校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新引擎,召开人工智能学科专业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推进会,优化专业设置新增“智能采矿工程”和“智能建造”2个本科专业,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建设“人工智能+”微专业群,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完善“通识+专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必争之地’。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的更名,承担着学校的新期待和新使命,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创新、突破、开放的理念,紧扣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脉搏,深化教育大模型应用,强化课程体系改革,精准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探索‘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同时,探索制定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标准,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围绕高水平科研活动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创新实践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课程、教材、教学和实践等问题的新范式。”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于振华表示。

开年以来,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工作部署,深入推动《人工智能概论》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开发课程教学平台,举办“士兵院”训练营项目,搭建了适用于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并构建了一系列彰显煤炭行业特色的教学案例,通过推动高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促进能源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构建“双师三环”教学模式。在2025年全国高校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于振华教授所作的《大模型赋能的教育智能化转型——西安科技大学创新实践与技术架构》报告,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微专业建设,建设了智能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微专业,推动产业需求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深度耦合;扎实推进软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 “专业教育+实践创新+科研训练”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 “人工智能理论 + 跨学科应用” 双核驱动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实施高标准师资引育工程,塑造人才队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立“青年人才蓄水池”,目前已成功引进2位四层次人才,相关人才的引进正在稳步推进中,持续为学院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院实施高质量科研创新驱动工程,促进能源大模型深度产业赋能,达成5个合作意向项目,目前科研经费到款600余万元。深化与陕煤集团合作,研发了新能源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赋能,实现光伏电站“智能、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已与多家光伏电站合作;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装备分院合作,深入推动能源大模型、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在研发的煤矿火灾风险隐患动态感知与智能防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构建智能化保障体系。借助校企合作,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实现了科技攻关过程、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环节、育人模式的有机融合,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促进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学院坚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构建“党建+学科”“党建+专业”工作模式,不断擦亮“AI领航”党建品牌。学院与煤炭科学研究院装备分院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围绕微调、RAG等大模型关键技术、视频AI分析技术和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在未来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开展“同心共育石榴树 民族团结满园春”植树节活动,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指导学生学业规划,赴陕西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陕西交控管理集团、西安京颐信息科技公司、西安康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在2025年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武汉)中,学院师生摘得两枚铜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