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主题为“深化产教融合 强化联合培养”的西安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研讨会在雁塔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来自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常州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河南江河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西安市勘察测绘院测绘分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规划院、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邀参会,我校副校长、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文虎,科技处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和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负责人主持。

文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为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深化校企战略合作,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旨在推动工程类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教育改革,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扎根服务行业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他向与会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与帮助表达了谢意。随后,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及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有关情况。
随后,举行了卓越工程师学院企业导师聘任仪式,为12位优秀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专家发放了聘书。企业导师代表、中煤科工常州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贺耀宜,校内导师代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郭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代表、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硕士生杨朝旭同学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从企业角度、导师角度和研究生个人亲身经历角度分享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经验与成效,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在经验交流环节,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程建远、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总工程师吴满意、陕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褚绥红等专家代表,结合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师资共建、资源共享、项目成果联合申报以及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后期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我校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相关人员分享了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特色举措、经验做法与工作成效。与会人员就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规划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在校企合作深化、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本次会议为推动我校工程硕博士生培养体系重构和流程再造,搭建校企协同新型产学研用实体平台,形成具有能源、安全领域优势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推动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25年历程,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建设有资源与环境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和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育人平台得到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从2001年的48人到2025年的1542人,招生规模扩大了32倍。今年学校还将首次招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实现了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学校建设有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和100余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聘任企业校外兼职导师530余人,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扎实推进,4位研究生先后荣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学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人才,涌现出以“感动中国矿工十大杰出人物”陈苏社、“全国劳模”董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精准服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