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实验监测方法受现场环境、人员视野限制,监测面积有限,难以做到全面、精准。在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引领下,低空主旋律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广域矿山安全监测领域潜力渐显,有望为地下资源绿色安全开采“空-天-地”全要素数据挖掘提供有力支持。
近日,西安科技大学来兴平教授团队紧跟行业发展前沿趋势,果断引入无人机技术,以“空中视角+智能分析”的全新模式,首次将无人机高空视角与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传统大尺度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提出了复杂煤岩结构全场景多维度立体探测与辨识方法,突破了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全域数据高效实时采集的瓶颈,推动了煤岩结构特征与类型的精细探查和动力学调控的有效优化,为冲击地压智能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助力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研究新突破,为传统物理模型实验方法注入新动能。

众所周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增加,矿压显现愈发复杂,现有监测手段在数据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时性上问题凸显。传统物理相似模拟实验,难以全面捕捉广域变形细节,无法完整呈现岩层运动真实状态,存在数据采集效率低、监测点位有限以及无法基于海量大数据确定预警阈值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团队利用无人机多时段航拍,结合实时点云拼接算法构建高分辨率三维模型,成功提取岩层移动过程中细微变形,将实验观测从二维剖面升级到四维时空,让实验监测从“平面”跃升为“立体”,为岩层控制理论验证和矿山安全研究开辟全新路径,助力矿压灾害监测预警精度提升与大模型数据采集,重塑物理模型实验全场景数据采集的未来。
此次无人机相似模拟实验室,是团队深耕煤炭行业、服务煤炭产业、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积极尝试,落实低空经济与智能发展的双驱动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