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之际,7月11日,西安科技大学组织统战成员赴潼关杨震廉政博物馆、古渡红色记忆馆和潼关交通博物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黄英维,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留学归国人员和归侨侨眷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


潼关杨震廉政博物馆是全国规模最大、展示廉政人物最多、文化内容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四知堂、廉韵厅、镜鉴厅等展区,瞻仰了杨震墓,深入了解了东汉名臣杨震“四知拒金”的廉洁事迹,深刻感受杨震坚守底线、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民盟盟员丑晓玲参观时说,杨震“四知”理念不仅是古代官箴,更是新时代统一战线成员修身立德的镜鉴。
潼关古渡红色记忆馆通过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一份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生动讲述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1946年中原突围部队经潼关西进等红色历史。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被革命先辈的事迹与精神所激励。民建会员史恭龙表示,这些用生命践行初心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理解统一战线“同心同向”的历史内涵。
潼关交通博物馆是我省首家交通主题博物馆,以潼关地区交通发展史为核心展示内容。通过“古道遗踪”“叩问雄关”等四个主题展厅的参观,大家系统了解了从周秦古道至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的演变历程。无党派人士张芸说,从驼铃古道到中欧班列,潼关作为“三秦要津”的变迁,正是国家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廉政文化涵养了政治定力,通过红色文化厚植了家国情怀,通过发展文化增强了使命担当,作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要把“四知”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将杨震“天知地知”的底线意识转化为科研诚信教育的鲜活教材;在科研攻关中秉持“清白立身”的品格,严守学术道德规范,聚焦能源安全、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敢为人先”的担当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努力把统一战线优势转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劲动能,在建设能源、安全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