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科要闻  /  正文

西科要闻

分享为:

质量文化育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阶梯式推进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工作

来源: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作者: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编辑:逸心   摄影:   责编:文暄 更新时间:2025-11-11 09:14:59

点击:

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校党委书记来兴平在调研指导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工作时强调,“若要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本科生培养工作,需聚焦特色研究方向,集中优势力量攻克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难题,凭借扎实的学术成果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赋能。”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把推进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工作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秉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分层次召开了多场专题会议,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指导、常态化推进,切实将本科生的科研潜力转化为学术竞争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力。

顶层设计:锚定目标,构建论文质量提升“路线图”

学院召开本科生发表论文专题推进会,各系主任、本科生班主任等教学管理骨干参会。会议明确了推动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加强论文指导与过程管理的多项举措。

会议特邀《西安科技大学学报》主编黄庆享教授开展专题辅导,以其指导本科生在《能源科技》发表论文的成功案例,详细阐述了论文选题、研究过程和成果凝练的完整经验。

学院负责人表示,要深刻认识到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对于提升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价值,紧密结合“科研成果进课堂”专项工作,深入教学一线发掘优秀学生,及时推荐至学院导师团队。在指导过程中,选题应适度合理,学术行为需严谨规范,资助经费使用要科学合规。各系主任、班主任要协同推进,持续深入挖掘优秀学生,稳步推进本科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专项工作。

平台赋能:师生联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学院召开“教-学-研-用”科创育人平台本科生竞赛学术成果转化座谈会,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创新创业办公室秘书、青年教师代表、优秀研究生代表以及各年级本科生代表等70余名师生围绕科创竞赛与论文写作中的难点展开交流。

与会本科生代表提出了“论文切入点模糊”“竞赛与论文衔接不畅”等共性问题。研究生代表孙垚、付家尧分享了文献阅读、软件学习和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经验。青年教师团队建议学生聚焦具体问题、广泛阅读文献、主动与导师沟通,强调“先完成再完美”,在长期积累中实现从竞赛项目到学术成果的转化。

针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表示将提供必要支持助力学生成长。要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将竞赛打造为能力提升的“磨刀石”;要推动成果转化,实现“研”与“用”无缝衔接,引导优秀竞赛成果向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及实际应用转化;要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教-学-研-用”良性循环,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骨干引领:重点突破,培育学术创新“先锋队”

学院面向2026届矿业工程全体推免学生、近期重大科创竞赛获奖团队负责人等学生骨干群体,召开矿业工程学科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专题动员会。

院学工办负责人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学科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他指出,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对于矿业工程学科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全体与会同学高度重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论文写作中;要多方协同,积极寻求指导教师和团队的帮助;要确保质量,紧密结合学科前沿热点和实际需求;要严守纪律,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体系构建:全链条贯通,激活学术创新“源动力”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通过召开系列专题会议,系统构建了“学院统筹部署-平台赋能转化-骨干示范引领”的阶梯式递进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机制,打造出有机衔接、协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显著激发了本科生参与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据悉,学院多个科创团队正主动将竞赛成果与学术研究结合,积极探索向高水平论文转化的路径。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这一培养体系,深化“科研成果进课堂”等专项工作,推动本科生学术创新能力与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双向提升,以质量文化涵养人才成长,为培养“懂理论、会实践、能创新、敢转化”的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