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午,学校在临潼校区骊山校园召开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座谈会。副校长罗振敏出席,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留学归国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主持。
座谈会围绕“汇聚智慧,共同发展”的主题展开。与会的八位留学归国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海外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并就如何拓展国际合作、完善师生国际交流机制、加强双语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详细说明了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特色成效、面临挑战与未来规划,一致表示将把国际化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探索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实践路径。
在交流中,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人事处、人才办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参会人员关心的教师海外研修政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申报、学生联合培养体系等进行了详细解答。会议强调,要优化政策保障,增强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学校在各项国际合作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罗振敏在总结讲话时表示,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是学校落实“十五五”发展规划、冲刺“双一流”的关键抓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加快在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她强调,要聚焦能源安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优势和战略性新兴领域,统筹用好校内外资源,打通学生、教师、项目、会议、平台等各个环节,形成相互支撑的“链锁效应”,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交流合作品牌和标志性项目。她要求,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切实扛起国际化主体责任,完善国际化专班和外事秘书等工作机制,细化目标和任务清单,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上形成合力,持续提升学校开放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