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叮咚一声,菜篮子直接上楼;实验室灯火通明,科研团队摘回国家级特等奖;田径场八段锦音乐响起,师生跟着节拍缓缓起势——这一幕幕看似平常的场景,恰是西安科技大学以“排忧解难提品质、建功立业搭平台、立体式服务体系”三大举措书写的民生答卷。近年来,学校把师生的“急难愁盼”转化为“项目清单”,用一条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举措,把发展成果写进学生宿舍、写进实验室,也写进每个人的笑容里。
排忧解难提品质 暖人心
“滴……”2024年9月2日晚,雁塔校区5号学生公寓宿舍,随着空调遥控器最后一声轻响,两校区4332间宿舍的空调全部安装到位。机械工程学院研二学生马卓杨把温度定在26℃,对室友笑道:“今晚终于能睡个安稳觉!”——这一幕,正是学校“衣食住行”清单里最直观的“住”。
“衣食住行”是基本民生问题,尤其“住”的问题是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民生难题。近年来,学校克服种种困难,积极破解。雁塔、临潼两校区学生公寓空调全部安装到位,提高学生住宿的舒适性。家属区旧楼电梯加装工程顺利开展,让师生共享发展成果。11月17日清晨,退休教师梁绍暹推着买菜小车走进雁塔校区南院家属区17号楼,电梯门“叮”一声打开,他顺势按下“7”键:“以前拎菜上楼要歇三回,现在30秒就到家。”
家属区旧楼改造,实现拆迁教职工拎包回迁,破解了多年未解之难题。“天豪花园”“交付至诉”历经磨难,最终胜诉,学校以坚定的决心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维护了学校的合法利益。
家属区新住宅楼和周转房的建设完成,解决了800余名教职工的心头之难。钥匙发放现场,青年博士教师郭道燕摸着新房钥匙咧嘴笑:“四室两厅,在西安扎根了,在西安科技大学安家了,心里真踏实。”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最大的民生,“安全文明优质服务月”劳动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安”,已成为学校安全发展的一大品牌,“生命通道”“黄金四分钟”“平安校园”“食品安全”等实战化专项比拼锻造了一支技能过硬、责任在心的安全队伍,全方位构筑师生生命安全防线和屏障。
建功立业搭平台 强人心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应急管理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近年来,学校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通过加快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建强用好新型科研平台,积极为师生搭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平台。
学校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AI+教育”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助力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教学技能,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恪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厚植教育情怀,勤修仁爱之心,既要精研教学艺术,及时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更要倾心关爱学生,当好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的教育理想。多名教师在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揭榜挂帅”赛场,青年教授张烨率学生团队啃下“工业仿真软件DAE求解”硬骨头,斩获2025全国特等奖;在巴拉素煤矿千米井下,青年教授黄晓俊率领他的“90后”博士团用智能电磁超表面实现5G信号全覆盖,让“卡脖子”现场成为青年练兵场——两束聚光,只是学校“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的缩影: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擂台赛,西安科技大学一举拿下12项国家级奖、3项特等奖,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纪录。为了让更多青年“揭得了榜、挂得了帅”,学校把赛场搬到生产一线,跨学科、跨学院、跨校企整合资源,用真实场景替代“高墙小院”,一条龙锻造“学得好、用得上”的拔尖创新人才;青年教师当排头兵,青年学生做主力队员,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创新活力。
在学校全方位搭建的建功立业平台上,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劳动模范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陕西省劳模3名,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3名,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名;教科文卫体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培育校级教职工创新工作室5个。
立体式服务体系 聚人心
学校有两校区七校园,为了给教职工提供一个思想沟通、研讨交流、教学科研、学生培养、读书休闲、体育锻炼的多元化服务场所,学校大力推进“教工之家”建设,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学校也荣获了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加大普惠性、群众性保障体系建设,学校投入资金为教职工每年开展健康体检活动,为全体在职教职工参加住院医疗和意外互助保障活动,进一步有效提高教职工抵御风险能力。
离退休老同志是学校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始终把老同志的冷暖放在心头,积极完善服务保障离退休同志的“大服务”工作格局,加快推动适老化改造、医疗资源下沉、文化活动升级等工作,让老同志的归属感更实、幸福感更真、获得感更足。10月28日,雁塔校区南院教职工活动中心传来一片欢声笑语,学校为80周岁离退休教职工举办集体祝寿暨金婚祝福活动,校党委书记来兴平为老寿星、金婚伉俪佩戴红围巾时,褚维盘老师握着书记的双手,声音微颤却满是笑意:“来书记,围巾一围,我心里就暖了!学校年年惦记着我们,这份关怀让我心里特别踏实,晚年生活特别幸福!”。
自2023年起,西安科技大学以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为指导,启动“月月有活动”行动,用一场场参与性高、群众性强的文化体育活动,把减压、增趣、强体的理念送进教职工的日常,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校园生根发芽。中午暖阳下,随着舒缓音乐的响起,骊山校园田径场上, 100余名师生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教职工跟着节拍缓缓起势,明媚的阳光下,师生们共享传统养生之美与健康之乐。下班后,每周一次的合唱团活动,让师生在提升音乐素养同时,缓解了一周的疲劳。三月的健步走活动、七月的教职工游泳比赛、十月的气排球比赛……月月有期待,季季有精彩——西安科技大学正把健康的种子播进每一次呼吸、每一声欢笑,让文明活力成为校园最鲜亮的底色。
“把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切实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校党委书记来兴平表示,学校将以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能源、安全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百年奋斗目标为引领,持续提高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