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赓续民族团结血脉 担当青年复兴使命”陕西省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第四场报告会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骊山校园举行。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处长张岩松、民族一处二级调研员严鹏博、长安大学思创中心办公室主任武永江出席报告会。副校长曹明在报告会上致辞,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红言宣讲团负责人和各学院党委相关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
与会人员首先共同观看了2025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主题短片,直观感受了全省高校各族青年践行民族团结理念的生动实践。
曹明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省民宗委领导表示感谢,对宣讲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强调,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办学治校全过程。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时代机遇,争做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共同体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挺膺担当的忠实实践者,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青春话语讲好团结故事,在学业精进与社会服务中践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宣讲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杨以涛以《走出小我 策马向前》为题,从以热血和汗水铸就的“两路”精神说起,讲述了青年学子跳出个人成长的小圈子,主动投身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各族群众的奋斗故事,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陕西师范大学熊佳鑫在《用青春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中,分享了自己参与民族团结实践的经历,展现了青年一代以行动播撒团结种子、用真情凝聚民族情谊的初心。长安大学侯晓庆的《青春筑梦支教路 携手共绘民族情》,讲述了支教过程中与民族地区孩子结下的深厚情谊,彰显了青年用知识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用爱心搭建团结桥梁的奉献精神。西安科技大学李锦燕以《铭记历史 烛照未来》为题,结合抗战历史与新时代使命,呼吁青年弘扬抗战精神,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主动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责任。
会上,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舞蹈《盛世中华》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与各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古筝演奏《春苗》旋律悠扬,描绘了各族儿女在祖国大家庭中茁壮成长的生机景象;舞蹈《万疆》以恢宏大气的表演,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尽热爱与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整场报告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更有实践深度。宣讲成员用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事例和铿锵的语言,深刻诠释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了陕西高校青年学子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据悉,此次宣讲报告会由省委统战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民宗委主办,是2025年陕西省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的重要一站。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引导我校师生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励青年学子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定拥护者、有力宣传者和积极实践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起更加磅礴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