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杨东元教授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作完成的“乙醛制3-羟基丁醛及1,3-丁二醇绿色成套技术”在陕西榆林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海超为主任的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该技术已完成了1800小时中试试验,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2024年12月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了现场考核标定,结果表明以浓度80%的乙醛为原料,在反应压力0.3—0.4兆帕、45摄氏度工况条件下,乙醛转化率39.2%,3-羟基丁醛选择性达90.1%。同时,能耗和排放与传统液体碱催化工艺相比大幅下降。
目前,项目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12件,其中已获授权4件。该技术是我国煤化工领域多元化、精细化及高端化应用的又一项开创性成果,可有效拓展乙醇产业链,实现高附加值延伸。目前已完成万吨级工艺包开发及可研报告编制,正在加快首套工业示范项目推广。
据悉,1,3-丁二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端化学品,可用作化妆品、润湿剂、增塑剂、聚酯树脂等生产原料,近年来我国需求量逐年增加,主要依靠进口。国外生产方法主要采用传统液体碱催化工艺,该成果与国外技术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过程能耗低、不产生废盐等优点,1,3-丁二醇产品可满足电子和化妆品应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