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正文

院部动态

分享为:

地质与环境学院举办“科技成果进课堂”活动 搭建科教融合新平台

来源:地质与环境学院  作者:地环学院   编辑:逸心   摄影:   责编:文暄 更新时间:2025-11-03 14:16:03

点击: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10月30日晚,地质与环境学院在临潼校区骊山校园举行“科技成果进课堂”活动启动仪式。教务处副处长汪阳、科技处副处长卢小飞、地质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赵雪萍、院长孙学阳、党委副书记刘训明、副院长侯晨涛、陈应涛,相关教师、全体辅导员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陈应涛主持。

启动仪式上,陈应涛系统阐述了“科技成果进课堂”活动的设立背景与实施方案。他表示,此举是学院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旨在将前沿科研成果系统融入课堂教学,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潜能。

汪阳介绍了学校在本科生科教融合育人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实施路径。他重点解读了学校推动科研资源向教学转化的具体办法,强调将通过课程建设、项目实践与学科竞赛等多渠道,构建科教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卢小飞概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科研整体进展与代表性成果。他从科研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布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展示了学校在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中所取得的科技突破与贡献。

孙学阳围绕学院科教融合育人实施情况作了系统介绍。他从师资结构、科研平台与学科特色出发,总结了学院在推动科研融入教学、强化实践育人方面的具体举措,并简要梳理了学院在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技术与矿区生态修复等方向上取得的突出科研成绩,为“科技成果进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科技成果进课堂”活动一经启动,便以其高水平的学术内容引发了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活动第一讲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地质与环境学院王双明教授作了题为《对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的精彩报告。王院士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出发,深刻阐述了中国能源结构的现实基础,系统剖析了煤炭行业保供与绿色转型的双重压力与发展路径,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紧扣国家战略与学科前沿的学术盛宴。活动第二讲由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师庆民教授主讲。他以《富油煤绿色低碳开发地质保障研究进展》为题,从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切入,重点讲解了其团队在富油煤地质识别、热解产出规律及地质约束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展现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科技成果进课堂”系列活动的举办,是地质与环境学院推进“三全育人”、强化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目前,活动已成功营造出科研引领教学、师生互动探究的浓厚学术氛围。地质与环境学院将持续搭建这一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将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引入课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