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的杨立方、梁海龙分别收到了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栗森昊收到了延长石油矿业公司的录用通知……据了解,2101班竞赛获奖率100%、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100%、已就业学生100%投身煤炭行业、深造率75.86%、班级平均学分绩点专业历史最高、毕业去向落实率100%……这个“神仙班级”高光背后的秘诀是什么?日前,记者走进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深入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7405宿舍,探寻刘轩宇、伍凯鑫、梁海龙、郭书朝、杨立方、吴丞宏勤奋学习、能源报国的青春励志故事。

29颗“矿业心”的破岩之路
时光回溯到四年前的9月1日,来自陕西、四川、山东、河北和吉林等全国各地不同专业的29名同学,抱着探索智能采矿技术,推动传统矿业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志向顺利通过选拔,组成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自此,29颗年轻心凝聚在一起,在采矿工程的探索之路上迈出了铿锵步伐,向能源领域的专业高峰奋力攀登。
梁海龙说:“我很幸运能进入卓越班,在来兴平老师带领下,一进入大学,就开启了在能源领域的科研探索,使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思考。我选择考研,是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将来投身祖国的能源建设。”
作为西安科技大学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探路之举,采矿工程(卓越)班的组建,凝聚着该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远布局。它不仅是教育理念革新的生动实践,更是顺应了矿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也是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培育行业领军人才的重要创举,彰显了该校的使命担当。
2021年9月27日,在入学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来兴平教授和全班学生一起重温校史,从西安矿业学院到西安科技学院再到西安科技大学的跨越发展,从艰苦创业时期的勘探拓荒到新时代智能开采的技术突破,每一段历程都深深感染着班里的29位年轻学子,该校“因矿而生、因煤而兴”的办学基因,从这一刻便融入了每位同学的血脉,成为同学们未来前行的灯塔。
本科四年的寒暑假,卓越班的学子们一直奔赴黄陵一号井、朱家峁煤矿、下峪口煤矿、梅花井煤矿与可可盖煤矿等实践基地,他们扎根煤矿生产一线,用脚步丈量地下煤海,奔走在巷道深处,调研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和智能监控系统运行的转型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深度融合。同学们在井下深处的探索中,不仅收获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点燃了他们投身采矿事业的激情,厚植了专业自豪感与认同感,锚定了属于自己的奋斗坐标,以青春在井下书写着矿业报国的时代答卷。
今年考研,全班29名同学中22人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录取,深造率75.86%,其余7名同学签约至国家能源集团、陕西延长石油矿业、陕西能源股份、榆林能源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全班同学100%扎根煤炭行业。

“教—学—研—用”炼就硬核实力
2023年7月,来兴平教授带领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部分青年教师,以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为试点,成立了采矿本科生“教—学—研—用”科创育人平台。该平台坚持本科学生之间优势互补、自愿结合、分组分类、团结互助的原则,划分了课外科研小组,支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遴选青年博士(后)引进人才担任小组组长,构建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作专家领导团队的体制机制,构筑坚实的组织保障,实现专家领导、专业指导、专门团队、专业保障的“四专”智慧智力力量全面服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该平台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核心,紧扣“双碳”战略目标,精心构建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成果汇报,组织学生深度参与采矿年会、岩石力学年会等高端学术论坛,并引导学生融入教师科研项目,形成“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班级成员学术成果丰硕,累计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得授权专利13项。7405宿舍的杨立方同学说:“感谢来老师科创育人平台,让我早早投身科研项目,激发了我对科研的兴趣,我计划在读研期间,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我希望回到陕西继续扎根井下煤海贡献力量。”
据了解,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还依托科研实践积淀和科创育人平台系统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创竞赛,实现全班同学100%参与、100%获奖的优异成绩,斩获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20项、校级奖项50余项。由班长牵头组建的团队在第十九届“揭榜挂帅”挑战杯专项赛中勇夺国家级特等奖,成功填补了学校在该赛事特等奖上的空白。

矿井深处交出青春答卷
“从校园到矿井,从实验室到综采面,团结协作始终是采矿人攻坚克难的核心密码”,班主任来兴平教授这样教导同学们。“我们是一起下过井的兄弟”,全班成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和合作帮扶学习,探讨课本知识和学术观点。
当有人考研复习进入瓶颈期想放弃时,当有人面临找工作和考研调剂难以抉择时,当有人投简历未果自信心受打击时,班主任总会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疏导。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成长为极具凝聚力与竞争力的优秀集体。班级以3.53的平均学分绩点刷新该校采矿卓越班成立以来的最佳纪录,四级通过率达82.76%,展现出扎实的学业功底与进取精神。
其中,7405宿舍全体成员成功考取研究生,成为学风建设的标杆典范。7405宿舍郭书朝说:“考研成功本身就是收获。研究生毕业后,我希望去榆林的煤矿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轩宇表示:“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将和卓越班的同学们一起并肩努力,打磨科研素养,为未来的科研道路打好基础,产出更多科研成果。”
据悉,该班累计29人次荣获各级奖学金,12人次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用亮眼的成绩诠释了集体的卓越风采与个人的奋进担当。自2021年入学至今,采卓2101班在“培根铸魂、交叉融通、创新驱动”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下取得了突出成绩。

7个宿舍39位同学全员考研上岸
西安科技大学今年考研可谓是捷报频传,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7404宿舍(6人)、7405宿舍(6人)、7412宿舍(6人)、7435宿舍(5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7336宿舍(4人),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3414宿舍(6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5609宿舍(6人)共7个宿舍的39位同学全部考研上岸。
谈及考研上岸,班长吴丞宏说:“西安科技大学严谨务实的学风,是我们筑牢知识的根基,老师们毫无保留的教导,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选择在能源领域深耕,立志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7405宿舍能在考研中全员成功上岸,这份成绩源于宿舍6位同学大学四年对学业精进始终不变的追求。课堂上他们专注汲取知识,专业实践中严谨钻研,积极投身‘挑战杯’、‘创新大赛’等竞赛与科研活动,不断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的辅导员吴蒸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考研征程中,该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7336宿舍唐晓伟、党鹏、李志强、董保邦四位室友摒弃“单打独斗”,以“共研、共进、共成长”的团队模式,将压力转化为集体奋进的动力。最终,四人凭借默契配合与彼此扶持,全部考入理想院校。作为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的班主任来兴平,看到全班29位同学100%落实就业去向,75.86%的深造率更是远超预期,内心满是骄傲!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同学们日夜苦读、躬身实践的勋章,也凝聚着学校‘教—学—研—用’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及合作企业给予的宝贵实践机会。从课堂到矿山,从理论到实操,他们用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采矿人的担当。无论未来是深耕学术科研,还是投身行业一线,相信同学们都能带着这份扎实的专业积淀,在能源领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采矿工程(卓越)2101班班主任来兴平说。(卫晓康)
新闻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968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