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科要闻  /  正文

西科要闻

分享为:

恰是平常最深情——西安科技大学开学复课采撷(一)

来源:  作者: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20-05-11 18:49:59

点击:




四月晴暖,复工已两周的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骊山校园校门处正在紧张布置,红毯、检测门、隔离带、活动帐篷、欢迎横幅都妥帖有序地“各就各位”。开学复课的消息仿佛春天的燕子,欢鸣着穿过了整座校园。

从学校接站专车上下来的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四学生邢中雪,略有些疲累的站在校门前。在她的前面有同学正在办理入校核检、信息登记等一系列手续。现在,她需要循例完成消杀、测温等初检环节,与他人保持一定间距,经指定通道进入校园。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边采录工作,边欢迎着她。邢中雪说,本来还有点紧张,但这样的话语让自己感觉终于到家了。


当邢中雪还在学校入口处等待时,公寓管理中心的姚亮早已通过微信工作群知道了学生到校的一切信息。他紧忙着给公寓管理员安排学生入住接待的事宜,尽管相关的流程他们已经不知演练过了多少遍。学生将通过再次测温、信息登记、行李消杀,确认无误后方能安排入住。错过饭点的同学可以即时领取一份免费的简易套餐:方便面、火腿肠或者面包等。在彻底消杀过的宿舍,姚亮和他的同事早已为同学们准备好了防疫“两件套”:一份温馨提示,一个爱心包。关于返校入住后的应急联系、生活需求指南都在这份简短但明晰的提示上,校医院防疫信息群二维码、应急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基本的防疫须知……明白通晓的方式让舍管阿姨和同学们在防疫之际却没有防爱,在隔屏之中更没有隔心。十片口罩、一支水银温度计、一份消毒湿巾、一瓶消毒液、一本防疫宣传手册,姚亮说,这是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免费配置的爱心包,通过这样的关爱希望与同学们携手一心、战“疫”复学。


这份细致当然是学生们看得见的,但更多的深情被阿姨们留在了值守的平常日子里。大年三十至今,整个临潼校区两个校园21座公寓楼的70余名舍管全勤在岗。正式复工后,全部182名舍管无一人请退。她们要面对的是少则600余人,多则4000余人的信息核对工作,按地区疫情变化确认、归类全部20000余名学生。她们要轮转完成对126层楼面的日常巡查和环境消杀。入职才一年多的张小梅,家与学校相距约4公里。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交通不便,她每天只能步行上下班,一来一回2个小时。她说,心里也有点害怕,但总告诉自己“我不干,大家都不干,这活就没人干了”。同为舍管的周翠萍鬓角有些斑白,额头上沁出微汗,眼睛泛着一星血丝。发套、KN95口罩、防护衣、手套、鞋套,从第一个学生凌晨1点到校开始,这套装备穿在周翠萍身上已经超过了24个小时。一整个晚上,她都没敢脱卸,累了眯一会儿却也并不能真正入睡,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还有学生就要回来了。凌晨4点,第二个学生抵校。在妥善安顿好之后,周翠萍能好好休息一会儿。稍待晨光照耀时,新的工作又将纷至沓来。


6点前后,周翠萍能暂歇的时候,餐饮管理服务中心库房前的库管们正开始忙碌。超过20个种类、大约1.5吨的菜品,在一个半小时内将经过严格的验收、复秤、造册、入库等程序,进入毛菜间等待更为细致的开箱检验和清洗处理。为了减少外来人员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心要求供应商专车专用、专人配送,并严格执行消杀、测温、登记等防控手续,同时指定校内专人搬运、净菜。对照着早已规划的菜谱,这些精挑细选的菜品稍后都将被切配、烹制。当第一顿正餐入口,开始抚慰着师生们的肠胃,这一切不被看见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将近5个小时。每天3个开胃小菜,6个主菜,汤、水果、小吃各1份,主要菜品保持一月之内不重样,搭配还需合理、健康,在疫情之际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严重紧缩的人员让餐饮工作显得捉襟见肘。31名管理人员、全部服务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悉数补充到消杀、卫生等工作一线。餐饮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朱永林说,“所有人你去问,谁没有消过毒、洗过碗、打过饭”。工作繁杂顾家太少,去年才结婚的他有时不得不面对妻子的埋怨,“看能不能换个科室”。朱永林只能不停劝解道:“学校让干这,咱别挑拣,把事干好就对嘞”。

这场疫情确实成了朱永林和同事们的“大考”。3月17日正式上班,80余名餐饮从业人员经检验合格上岗,连续三天对2.3万平方米餐饮区域进行彻底消杀,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如何安排、导引先期复工阶段日均600人次教职工,乃至全面复课后2万余名师生的就餐,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压在他们肩上沉重的担子。根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食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南》(第二版),结合学校特点,他们对涉及餐饮的全部环节进行了详尽规划。核检、盘库、培训到位,场域、人员、流程管理,就餐区域、方式、路线设计……他们打“提前量”,更在“小考”中积累“大考”经验。1周内1400余个PVC桌面隔离板制作、摆放到位。复工阶段,临时就餐点日均配送餐食150余份。复课前期,满足卫生标准和防疫条件的“方舱餐厅”改造完毕,一次性可容纳100余人同时就餐,并提供流动取餐服务。校内在线外卖APP通过试运营,计划在全面复课后向师生开放。这一个个大开“脑洞”的想法背后,是朱永林与同事们面对“大考”不松劲、不懈怠、不厌战的精气神。朱永林笑着说,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努力足以消化约5000至10000名师生的“非食堂”用餐。透过这个浅笑,他们的每一天仿佛都能被看见,坚持并心怀渴望,默默却情深流长。

一夜过去,养足精神的邢中雪站在阳台上,与值班的周翠萍远远地聊几句。这个乐观开朗的孩子说,被子上有股阳光的味道,特别香,感觉能在床上一直睡到毕业呢。这都是周翠萍们提前几天晾晒过的,就怕被子放久了有潮气。她还告诉周翠萍,饭菜特别可口忍不住又多吃了点,感觉都要变胖了,说完爽爽朗朗的大笑起来。这一刻阳光晴好、暖风和畅,笑声便随风穿行于草木楼群间,在骊山脚下的西科徘徊荡漾。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