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连日来,我校师生通过观看新闻直播、召开座谈会、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卫晓君表示,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际工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是要在工作中树立“争创一流”的志气与境界,坚定“追求一流”的方向和自信,锻造“建设一流”的担当与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双一流和新文科建设的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有“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理论与实践自觉,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局面;要积极推进思政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努力成为“大先生”,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视角,从教育报国、科教兴国的历史逻辑视角,从民族复兴的现实逻辑视角,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面向与价值,从宏观视野真正理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意义和所指。
体育部党总支书记赵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谈美育、问创新、话体育,特别是在同篮球队队员互动时,专门提到了“德智体美劳,体育很重要,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的成长成才”,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作为体育教育者,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事业的重托。我们要肩负起提升青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不断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助推体育成为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用“顽强拼搏、勇创佳绩”的体育精神夯实青年学生敢于担当社会重任的理想信念,塑造出当代青年学生为民族复兴的青春坐标,让青年学生成为身体素质上的“扛硬”人。
艺术学院院长杨惠珺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首站前往美术学院,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美育工作和美术教育的重视。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高质量完成专业课程讲授,还要为其他专业学生做好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作出应有贡献;要发挥学科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把美术、艺术、设计学科和科技、技术交叉融合,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正处级辅导员杨宝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清华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当代中国青年时,用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八个字,对青年寄予了厚望。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励志图存、自强不息”西科精神,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增强爱党爱国爱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懈奋斗,勇于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能源学院团委书记万超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作为高校基层一线共青团工作者,我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活化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团结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张杰表示,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还会有很多艰难险阻,复兴的路上迫切需要青年一代迎难而上、敢于奉献的担当精神。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西科人,我也倍感骄傲,西安科技大学扎根西部、面向全国,紧密对接煤炭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煤炭及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不仅谱写了西科人教育兴国、能源报国、工业强国的历史担当,还砥砺形成了“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彰显了新时代西科人的爱国奉献、求真创新、艰苦奋斗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生,‘扎根基层、服务奉献’是我的初心与使命”,艺术学院2001班硕士研究生周猛猛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嘱托,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苦练自身本领,深入基层,了解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联学生会成员、建工学院学生丁麒智表示,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同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矢志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