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号召,推进我校“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相关工作,持续推动全面构建“节约型校园”,6月21日下午,副校长黄英维在临潼校区骊山校园302会议室主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西科节能减排行动专题会议,党校办、国资处、秦汉校园管委会办公室、财务处、后勤处负责人和相关处级干部参加了会议。
黄英维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政策背景、工作构想和具体举措,指出“双碳”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必将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科研领域等方面产生深重的影响。大家要充分认识其国际政策背景和重大意义、客观分析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以及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学校作为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煤炭类高校,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主动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紧扣“双碳”目标,立足于服务陕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优化调整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布局,为陕西地方经济发展转型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在学校自身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上要有具体行动和措施,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协作,探究开源节流、提质增效、降低消耗的具体办法,全面构建“节约型校园”,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财务处负责人领学了“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提出学校在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采取具体行动为“双碳”目标作出贡献。在节能减排方面近些年来学校已经作了低氮锅炉改造、“节约型校园”建设等实际工作,但在动力经费支出、办公经费支出节约等方面还需要采取修订完善动力经费核算办法、优化班车与物业管理、充分利用“采购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等措施,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节约经费开支。
国资处负责人提出在学校层面“双碳”目标对我校科研工作方面影响很大,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和科研布局。“十四五”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实验室如何投入和利用,主要投入放在基础实验室,控制专业实验室建设,合理管理科研用房,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共享,节约经费支出。
后勤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后勤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的大量具体工作和取得的实效,同时就后勤动力管理与核算、班车物业管理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师生员工责任感,从终端养成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意识,营造全校关注节约能耗的浓厚氛围。
随后,与会人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围绕“双碳”目标以及节能减排具体行动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从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新能源利用、“节约型校园”建设、动力核算、信息化建设共享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如何采取具体措施,推进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黄英维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相关部门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工作方面工作出的努力和成绩,同时希望各部门要继续充分发挥作用,紧扣“碳达峰、碳中和”,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幸福感、获得感的前提下,以强有力的举措继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和节能减排工作见行见效。财务处、国资处要充分对接,配合后勤处针对动力、班车运行等,确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单项标准,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党(校)办进一步深化无纸化办公等“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作为,通过具体工作体现责任担当,为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行动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