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在西安科技大学举办。本届大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182所高校的参赛队伍,700余名同学、330余名指导教师参加比赛,其中线上参赛队伍153支,线下参赛队伍29支。
11月14日下午,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 11 号教学楼中,赛务人员已开始忙碌而有序的筹备工作,线下参赛队伍陆续抵达报到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高效完成身份核验、资料领取与参赛证件办理。赛场测试工作同步开展,技术人员逐一检查线下考场的计算机设备、GIS 软件环境、网络稳定性及数据传输安全性。大赛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大赛裁判长、浙江大学刘仁义教授莅临现场查看赛场准备情况,他们强调:“本次大赛是对赛事组织专业性、严谨性的考验,必须以‘零差错’为标准,为全国参赛师生打造一个规范、高效、安心的竞赛环境,发挥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育人价值。”

11月15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煤炭科技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罗振敏教授主持。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曹明,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教授,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吴立新教授,大赛裁判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刘仁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汪云甲教授,西南大学朱庆教授,武汉大学杨必胜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忠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邢孟道教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教授等专家领导现场出席开幕式,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线上出席开幕式。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慧平,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洪岩,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军等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陕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陕西省地理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协办单位领导及各相关高校的专家也现场出席开幕式。

曹明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安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科特色,向大会嘉宾和参赛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本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李维森高度评价了大赛的意义,表示大赛可以促进创新型、实用性及复合型GIS人才的培养。董治宝指出大赛是创新思想的交汇处和未来人才的孵化器。刘耀林强调大赛可促进GIS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促进同学们GIS技能的提升。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负责人介绍了本次大赛的组织和筹备工作。西安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代表参赛学生作出严格遵守赛事规则的庄严承诺。最后,刘仁义现场抽取竞赛题,并宣布开赛。

西安科技大学作为赛事承办方,精心部署39个线上考场与2个线下考场,实现线上线下参赛队伍全覆盖,同时组建由74名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骨干人员与4名外校专业人员构成的监考团队,通过考前专项培训明确职责分工,从网络信号监测、实时巡屏监督到线下秩序维护,形成全流程、无死角的监考体系。比赛现场,考生们沉着冷静、专注答题,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中,董治宝教授、刘耀林教授细致检查了线下考场、线上监考室等场地,他们强调,虽线上线下双轨竞赛,但要守住公平底线,确保每一支队伍、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同等条件下比拼,考务工作是对学子们专业追求的尊重,也是对 GIS 教育成果的检验,务必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经过全国182支队伍六小时的奋力拼搏,15日下午交出答卷。经30名评审专家评阅,16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落下帷幕。闭幕式上,罗振敏教授对赛事进行了总结,对GIS人才培养予以高度评价,并作为赛事承办方对参赛师生、与会代表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刘仁义对本次大赛的阅卷情况、考卷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李维森、刘耀林教授、汤国安、刘仁义、张洪岩、张书亮、李霖、杨昕、张世强以及熊礼阳等宣布大赛各奖项比赛结果,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20所学校参赛队伍荣获特等奖,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40所学校荣获一等奖。闭幕式上还同时表彰了特等奖获得高校中的39名参赛指导老师。
闭幕式最后进行了大赛交接仪式,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将于2026年在信阳师范大学举行。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颜俊介绍了学校情况,并向全体与会者发出热情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