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GIS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在西安科技大学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凝练专业 “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革新、产教融合深化” 的核心路径,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素养培育与实践能力提升新路径,构建数智赋能专业发展新格局,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全国 GIS 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高校代表与行业领军企业,300余名全国138所高校师生代表线下参加,更通过网络直播形式打破空间界限,吸引11000余名从业者、师生在线参与,成为推动 GIS 教育创新、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交流平台。
11月1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煤炭科技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曹明,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教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教授,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吴立新教授,大赛裁判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刘仁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汪云甲教授、西南大学朱庆教授、武汉大学杨必胜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忠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邢孟道教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教授等专家领导现场出席开幕式,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李维森会长线上出席。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慧平,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洪岩,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军等专家,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陕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陕西省地理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协办单位领导及各相关高校的专家也现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罗振敏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曹明指出此次论坛既是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实践探索的契机,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携手,探讨GIS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范式,构建起更加智慧高效、开放协同的高质量GIS人才培养新生态。

11月15日的论坛上,邀请了浙江大学刘仁义教授(报告题目:AI地学育人的探索实践与思考)、武汉大学刘耀林教授(报告题目: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中南大学吴立新教授(报告题目:穿越时空的地理信息三维动态可视化)、西南交通大学朱庆教授(报告题目:从地图间接映射到数字孪生直接映射)、武汉大学杨必胜教授(报告题目:点云智能与数字孪生)、中国矿业大学汪云甲教授(报告题目:云端协同的室内混合智能三维定位平台研发及应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忠教授(智能时代的GIS平台技术思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邢孟道教授(报告题目:雷达遥感及应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车涛研究员(报告题目:积雪遥感最新进展)、西北工业大学刘贞报教授(报告题目: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前沿探讨)、兰州交通大学李精忠教授(报告题目:生成式智能制图方法)、西安科技大学汤伏全教授(报告题目: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表灾害激光雷达遥感监测技术进展)进行了高水平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刘慧平、李霖、张洪岩、赵军教授主持。


11月16的论坛上,邀请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报告题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报告题目:从一流课程到智慧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晋蓓副教授(报告题目:GIS 课程思政四驱导航体系构建及其实践)、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大区平台解决方案与生态部部长苏向明(报告题目:SuperMap 助力 GIS 教育)、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聆(报告题目:教育为本,智赢未来)、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代表总经理王慧(报告题目:中地数码高校GIS 教育合作方案)、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技术中心技术总监林江(报告题目:低空板块业务方案及应用探索)、西安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高校行业部经理王力(报告题目:华测导航校企合作工作报告)作精彩报告。报告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教授、信息工程大学成毅教授、西北大学张世强教授主持。

11月16日举行了论坛闭幕式,罗振敏在闭幕式上表示,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20位著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教育同仁,围绕GIS教育的未来图景,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革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交流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思考了强化GIS学生的交叉学科素养、数据思维与解决复杂地理问题综合能力。这些宝贵的交流成果,必将为我国GIS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指引明确的方向,为行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

本次论坛以教育数字化为锚点,汇聚学界智慧与行业力量,既为 GIS 专业建设指明了数字化转型、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方向,也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数据思维、实践能力并重的时代内涵,其成果对我国 GIS 领域教育改革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此次论坛的举办通过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科建设提质、师资队伍赋能、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提供了强劲动力,持续推动学校在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