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工信部虚拟仿真大赛)全国总决赛落幕,西安科技大学体育部牵头申报的“精准重复经颅磁刺激修复运动障碍仿真平台”项目,凭借跨学科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价值,从全国422家参赛单位的近13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

作为我国仿真技术应用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家级赛事,本次大赛以“仿真驱动创新,应用推进融合” 为主题,设置医学仿真应用、智能装备仿真等七大赛道,采用 “初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历经网络评审、现场答辩等多轮考核。本次我校获奖项目依托运动医学仿真应用赛道,聚焦运动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临床痛点,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在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和空军军医大学在运动医学与脑科学的前沿成果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与学科融合形成核心竞争力,构建了运动障碍患者的精准数字模型,实现了经颅磁刺激参数与大脑运动皮层反应的精准匹配,形成“技术建模—医学支撑—临床验证”的融合模式,最终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决赛阶段答辩团队由西安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学生共同组成,项目负责人由我校体育部黄海担任,导师团队包括赵睿(西京医院)、马登龙(西安交通大学)、李宝娟(空医大)等多学科领域专家。
该获奖成果的诞生是长期科研积累与深度协同创新的双重结晶。项目根基源于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高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内涵与协同路径研究”,构建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实践应用”的完整科研链条。2024年,团队研发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青少年运动安全监控与风险预防系统”已斩获该赛事三等奖,为本次成果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4月,由体育部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联合多个学院、学科共同成立“智慧运动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整合运动医学、人因安全、传感技术、数据建模等多领域资源,为本项目的优化提升提供了关键支撑。
项目负责人黄海表示,团队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依托“智慧运动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及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合作,持续优化平台的临床适配性,拓展在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神经功能障碍干预等场景的应用落地,为落实“健康中国” 战略、构建智能化运动康复体系提供更多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