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服务2023级本科生考研需求,党委学工部于11月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联合各学院共同推出“社区智研坊”考研指导系列活动。各学院积极响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构建起精准化、多维度的考研支持体系。
数据赋能,科学规划精准导航
各学院充分运用整合历年考研大数据与AI算法模型研发的“智研策略—AI预测与备考规划系统”,在每周三的现场指导中设立数据诊断专区。系统根据学生学业基础、专业倾向等个性化信息,生成科学报考建议。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明在指导中,结合近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各高校录取分数线等宏观数据,深入剖析新能源专业考研趋势,帮助学生科学定位。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系统数据,通过对学生高数、英语四级成绩的分析,将历史成绩转化为对知识结构、学科优势的动态评估,为学生推荐匹配度最高的目标院校。数据驱动的分析方式有效提升了备考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体系支撑,多方联动协同护航
活动构建了“领导重视、导师引领、朋辈互助”的多维支持网络。校党委书记来兴平深入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社区智研坊”现场指导,与备考学子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学生在院校选择、复习规划等方面的困惑。各学院组建的“灯塔导师”团队,由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和优秀辅导员共同组成,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站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刚深入社区,引导学子做好长远规划。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创新实施“校友导师计划”,邀请2017届优秀校友、西安交大博士生李四楠返校分享,以亲身经历解析考研全流程。机械工程学院邀请班主任薛旭升开展面对面指导,就院校选择、专业课复习等核心问题提供专业建议。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组织优秀研究生担任主讲,围绕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指导。多元化的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机制创新,长效服务持续赋能
“社区智研坊”创新采用“线上预约+线下指导”服务模式,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自主报名,各学院根据报名情况优先推荐需重点帮扶学生。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推出特色指导服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建立“考研助力群”,持续推送备考资讯;地质与环境学院、理学院推出“数学强化门诊”,重点突破公共课备考难点;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则形成了“现场指导+持续跟进”的长效机制,确保考研服务不断线。
活动开展以来,各学院累计开展专场指导60余场,服务学生近千人次。“社区智研坊”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成功将优质资源下沉至学生身边。学校将持续深化此项工作,完善常态化考研支持体系,为学子实现深造梦想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