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国防生思想根基,增强国防生能力素质,使在校国防生适应未来军队建设发展需要,从2014年4月至今,驻西安科技大学选培办精心组织举办强军讲坛15讲,通过邀请部队领导、军校专家来校授课、优秀毕业国防生返校报告座谈和在校国防生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主题,在国防生营掀起了一场学习讨论热潮,有效提高了国防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
学思结合 讲坛展示——筑牢任职能力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人与人因思考而存在差别。驻校选培办注重思想引导,为广大国防生提供思想交流平台,筑牢国防生思想根基、强化思辩能力、提升写作和语言表达水平,为第一任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流中明心励志,矢志军旅。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明志才能笃行,国防生,学为强军,生为国防,驻校选培办举办强军讲坛的首要目的是提升国防生思想高度,注重国防生思想引导,加强思想教育,坚定国防生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
讲坛自开办以来,从第一讲的“读一本好书、写一篇体会、捐一本好书”到邀请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李亚军副主任为国防生授课再到对“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驻校选培办通过强军讲坛来坚定国防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信念,极大地激发了国防生努力学习、向优秀看齐的信心和热情。

探讨中直击思维,释疑解惑。一场思想领域的春天,必然是思维花朵竞相争妍的结果。同是强军梦、铸魂路,于不同的参讲者而言却是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方式。
讲坛第九讲中,毕业国防生杨欢扎根艰苦地区,以实际行动坚守内心的信念;“锐气藏于胸,义气施于人”,毕业国防生贺振光告诫全体国防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身特长。第十讲中,参讲国防生张浩以史为鉴,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呼吁全体国防生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擎起民族脊梁;国防生王思佳独辟蹊径,以狼为例来阐发血性之于军队的重要性……
参讲国防生或结合自身,立足当下,从个人理想规划中阐述对强军兴军的渴望与追求;或以小见大,视角独特;或立意新颖,独树一帜;或旁征博引,横敲侧击……众多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既丰富了国防生的视野,又解开国防生心中的疑惑,而且还加深了国防生对问题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国防生参与讲坛的积极性。

对比中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在开展讲坛的过程中,驻校选培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促使国防生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不论是参讲者的先进事迹、文笔水平、文章风格还是幻灯的精美程度亦或是演讲风格,亦不论是各参讲者间的横向对比还是与自身的纵向比较,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大国防生看到了差距,找出了自身短板。几次上台参讲的国防生李佳威由衷感慨:“通过强军讲坛,我的文笔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临场表达能力和演讲经验也积累了不少。”
舞台上潇洒演绎,提高自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次成功的演讲,前期准备不可或缺。选培办本着“机会平等,人人参与”的原则,鼓励广大国防生积极参与,如今已有不少国防生通过该平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演讲知识,增强了临场应对能力,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在讲坛第八讲中,国防生余元坤凭借自身丰富的军事知识,脱稿给全体国防生讲述了坦克“家族”的“前世今生”。舞台之上余元坤侃侃而谈,举止大方得体,受到在场国防生的一致好评。
结合实际 开拓创新——优化革新讲坛布局
讲坛举办之初,驻校选培办坚持在主题不变的前提下,注重联系自身实际,开拓创新,拓宽主题,找准问题导向,规范讲坛流程,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活力,活跃了课堂氛围。

一以贯之,承前启后。从前期的对“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学习到暑期基层见学实践的总结分析再到后来参观革命圣地的体会感悟,讲坛始终坚持“强军”的鲜明主题,而每一讲涉及层面均有所不同,但都以立足自身为重要结合点,以强化自身为最终落脚点。
创型改式,优化布局。驻校选培办坚持开拓创新和学员主体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总结强军讲坛开展的新方法、新思路。
从最初的领导点评到后来的抽点现场国防生上台讲评,从最初的领导定主题到后来的广开言路、广征“民意”,从最初的主讲人“唱主角”到后来的课堂互动,参讲国防生不断创新讲坛内容形式,优化布局,提高质量,为广大国防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好地提高了国防生的参与度。

组织规范,制度完善。严谨有序的制度是保证讲坛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确保讲坛高质量,听众好口碑,精益求精成为全体参讲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通讯组、影像组、橱窗组和网络组的帮助配合下,从开讲前的三四周开始着手准备到最后的上台展示,期间几易其稿,文字用语反复推敲,幻灯多次修改,确保质量上乘,参讲者课下反复练习,寻找舞台“感觉”。
经过十余次讲坛积累的丰富经验,国防生营已经形成一套内容比较充实,流程比较完善的制度规范,这对今后开展其他活动有着重要的模范和启示作用。强军讲坛的开展,夯实了西科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形成广大国防生学习优秀的良好风气,也锻炼了西科国防生各项能力素质,促使国防生们学不止步,笔耕不辍,为今后踢好军旅“头三脚”打下坚实基础。
舰队正是因为有了灯塔的指引,才确保了正确的航向。军改之势方兴未艾,西科国防生必将以强军梦为精神引领,以“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和“忠诚、博学、勇毅、奉献”的西科国防生精神为动力,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争当时代的弄潮儿、排头兵。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