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破解地质与环境学院传统特色专业面临的“招生难-培养旧-就业窄”的困局。3月19日,地质与环境学院在雁塔校区召开“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专题研讨会,围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招生策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及高质量就业促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邀请我校原副校长王贵荣教授,教务处处长张旭辉教授和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李鹏做现场交流指导。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专业负责人、各系室主任、副主任参加了会议,院长孙学阳主持会议。
各专业负责人逐一梳理并汇报了当前各专业“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聚焦于招生宣传力度不够、课程体系行业需求及新技术结合不紧密、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够、学生就业意愿不高等关键难点。李鹏就2025年陕西省"3+1+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结合考生选科自主化、专业导向强化等新趋势下学院地质、环境类专业招生现状,提出招生宣传策略的革命性转变,建议从过去以学校品牌为核心的单向宣传,转向“专业特色+学校资源”的双维度立体化推广。他特别强调,要组建由专业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校友构成的复合型宣讲团队,通过网络直播、现场宣讲等方式展示产教融合成果,凸显了学院在“双碳减排”“深部找矿”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将抽象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具象的行业价值认知,通过真实岗位场景的沉浸式呈现,有效提升考生对专业的认知匹配度,实现招生宣传从“流量吸引”到“精准匹配”的转型升级。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短板、行业需求对接不紧密等关键难点。张旭辉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智能+”“绿色+”路径推动专业升级,新增学科交叉课程,重构传统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强化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行“项目制学习+企业导师考核”双轨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场景与产业需求实时联动。
王贵荣教授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提出系统性改革方案,围绕招生宣传与人才培养提出组建招生工作专班;制作专业宣传彩页;动员全院教职工参与;学院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精准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推行“全院一盘棋”战略;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八项建议。通过整合学科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宣传策略,构建了招生宣传与职业发展全链条育人体系,体现了“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精准招生”三位一体的改革思路。
全体参会人员围绕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展开了积极讨论,普遍认为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滞后,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将招生、培养、就业等核心工作一体化推进是非常积极有效的路径,以此对传统特色优势专业积极升级改造,以促进新时代人才的全面发展。
孙学阳表示,学院将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专业“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深入学习高考改革方案和政策,积极调研和学习先行改革省份高校招生布局思路和实践经验,寻求2025年陕西省高考改革落地之际招生宣传工作新突破,构建全员协同、全程跟进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育人模式,重塑专业定位、拥抱交叉学科、对接新兴领域,有效提升生源质量与就业竞争力,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贡献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