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大的背景下,近期钢铁煤炭行业出现暖色。
10月中旬,国内市场的钢材和煤炭价格比年初分别上涨了30%和50%以上。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盈亏相抵,去年前八个月是净亏损,今年前八个月则实现利润214.7亿元,同比扭亏增盈393.5亿元;1至8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也实现利润224.8亿元,同比增长15%。
“随着经营效益逐步好转,钢铁煤炭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现金流紧张、安全投入欠账、欠发缓发工资等深层次矛盾都得到较明显的缓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说。
钢铁、煤炭行业的好转带动了工业景气的回暖,也印证着今年以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截至9月底,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均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0%以上,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产能和库存下降引导市场预期改善,降成本增强了企业信心,补短板拉动有效投资,去杠杆路径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风险隐患:
世界经济依然低迷,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强;地区、产业、企业之间发展更趋分化,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在局部积聚;稳就业压力大;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间投资增长乏力……
“继续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这一表述,释放出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发力、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
“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的拐点附近,把握住这个拐点,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轨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经济增长水平要稳住,二是经济增长模式要转变。”张立群说,当前既要精准稳需求、稳增长,更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提高增长的含金量。
推进结构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难以一帆风顺。目前正是改革攻坚关键时期,改革大的方向和任务已明确,关键要确保落地,防止改革空转。
“要深化、细化、具体化政策组合,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收官季”经济政策组合拳如何发力,提出更高要求。
解决经济问题,关键要把好脉、用准药。政策组合拳“三化”要求的背后,意味着各项政策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要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要创造良好发展预期、要巩固投资有所企稳态势、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7个要”,为当下经济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
“‘7个要’背后蕴藏深意。”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说,如货币政策部分,此次强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印证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红驹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的重点,应主要针对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通过放慢住房贷款增速来控制房价上涨速度。同时,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应保持国内市场预期基本稳定,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注意到货币政策重心转向的同时,专家分析四季度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上发挥更大作用。
“调研发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具体落实中存在很多钱花不出去的问题,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刘尚希说,此次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有效实施”,意味着改革要在重塑体制机制和治理结构等更深层面大胆突破。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当前,部门各种专项资金仍然太多,资金难以统筹合理使用,影响了政策效果。”刘尚希说。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2016年即将收官,当前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最新判断、对任务的部署上来,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创造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发展自信心。全社会要共同行动,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