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聚焦  /  正文

时政聚焦

分享为:

“互联网+”时代,如何应对教师培养中的新挑战?

来源:其他  作者:怀海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6-09-21 09:14:31

点击:

“互联网+”时代

我国教师培养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应对?

“互联网+教育”时代,尤其是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的兴起,国内外网络在线教师的兴起,给我国教师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形势,及时调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案以及方式方法,是教师教育机构急需思考的重要议题。

挑战

挑战之一:

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特征日趋显著。在新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养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以及转变办学模式和创建品牌项目的关键。随着云概念和云技术的发展,教育云技术的可行性也得以增强。在如此瞬息万变的技术环境下,教师培养机构面临着引进和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调整和机遇。尤其是,如何帮助机构中的教师教育者们能够愿意、自如地整合数字化教学平台,成了最为严峻的考验。

挑战之二:

教师知识和素养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数字土著”——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互联网+”带来的契机,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整合新型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促进学习和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成为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证研究表明,教师对于技术本质的理解,对于如何利用技术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存在影响。此外,随着有关研究团队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结构也要加以重新研究和梳理。

挑战之三:

替代性教师培养机构不断涌现。反主流和反传统的替代性教师教育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社区学院、教育类企业、信息技术类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教师培养模式也被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和学校认可。其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师资的匮乏和教师退出机制的灵活;二是学校拥有较高的用人自主权。而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除了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等替代性机构,基于互联网的替代性教师培养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并对我国当下“师范院校培养”和“综合大学+专业学院培养”模式形成冲击。

挑战之四:

职前教师的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以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师范毕业生为例,除了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民间组织、培训机构、出版机构等,也成了师范生择业的重要去向。如果考察6所部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就业去向,也存在有些毕业生宁愿毁约也不愿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现象。不难看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从教师培养机构的角度看,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对于僵化单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

策略

策略之一

尽快将数字化平台整合到教师培养的全过程。教师培养机构应该通过新型学习环境的构建,泛在学习环境的营造,智能教学装备和工具软件等的引入等措施,形成以教育云为依托的智慧学习环境,在教学资源、工具、教和学的社群、教和学的方式等方面形成系统化、数字化的云端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学生在线学习应该成为常态,而不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点缀。

策略之二:

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教师培养机构如果不顺应时代潮流,对其传统教师培养方案“爱不释手”,其结果就是标准化和同质化输出,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性和批判性。我们知道,创新型人才和批判意识是“互联网+”时代最为需要的。为此,教师培养机构需要考虑出台更加灵活的大学生修课制度、专业辅修制度以及专业二次选择制度。

策略之三:

变革教师教育课程,顺应教师素养的结构性变化。自从教育部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来,教师培养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变化。例如,教育实践课程的周期得到延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人文类、素质拓展类课程有所增加。然而,随着新形势下对于21世纪公民素养(尤其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教师研究者对教师素养的新近研究,教师教育课程应得到相应的变化:一是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应该得到充分重视,而不仅仅设置一两门教育技术类的课程;二是涉及批判能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类的课程应该更广泛地被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来。

策略之四:

实施教师教育者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提升工程。教师教育者要具备符合时代特点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否则,未来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促进可视化思维的思维工具软件、思维导图、概念图等的掌握,应该被纳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内容要素。网络在线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也应受到教师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问题,是变革碎片化的技能培训,结合系统论的思想,全局地考虑提升策略和途径。(作者桑国元,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0日第4版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怀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