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聚焦  /  正文

时政聚焦

分享为:

“红一团”为什么这样“红”

来源:其他  作者: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6-08-28 09:55:49

点击:

新华社广州8月26日电 题:“红一团”为什么这样“红”

新华社记者王玉山、王洪山

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一团”,从井冈山一路走来,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80多年来,部队番号虽历经30余次变更,但“红一团”的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改革强军大潮中,“红一团”正朝着“建设与历史荣誉相称的过硬团队”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栉风沐雨,历久弥新,“红一团”为什么这样“红”?

理念:一支部队为外界熟知,最终靠的是战斗力

作为一支传统摩托化步兵部队,“红一团”似乎已渐渐落后于其它数字化、特战化的兄弟部队。

“面对未来,这支老牌部队能否有一席之地?能否赓续红军血脉,进一步擦亮战斗力品牌?”“红一团”所在师师长舒可说,部队上下,危机感很强!

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

“历次改革,大浪淘沙,最后保存筋骨的大都是战斗力强的部队,光靠一支部队的出身和名号无法经受时代的考验。”舒可说,“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打造自己品牌的契机:应急应战的多面手、转型建设的先行者。”

应急应战的多面手——装备较轻,反应灵活,可以较快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充实联合行动能力,打造升级版步兵,增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转型建设的先行者——探索新形势下夜战夜训模式,扩展“夜老虎”的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步兵特战化训练,为步兵加载特战功能;实施训练监察常态化,训练考核全员化;建立训练补偿机制,提升基层训练实战化水平。

理念牵引行动。当师长三年来,舒可感受最深的是,部队弹药消耗一年比一年多,野外驻训时间一年比一年长,担负的大项任务一年比一年多,官兵打仗备战的心思更加集中。

细节:实战观念要深入人心,就要从点滴做起

春江水暖鸭先知。发展理念所带来的变化,直接体现在基层部队日常生活和训练演练的诸多细节中。

记者在“红一团”采访时看到,上至团长,下至列兵,官兵们的迷彩服、作战靴几乎个个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就连团宣传股干事杨佳林这个经常拿笔杆子的“秀才”,迷彩服上也留着铁丝刮破的痕迹。

“除了周三、周末穿常服外,其余时间都要穿迷彩服,并且周二、周五必须穿作战靴参加高强度训练和战备演练。”杨佳林告诉记者,近三年来,他已经穿坏了两双作战靴。

南方多雨,记者在“红一团”采访时,几乎天天阴雨绵绵。然而,在营区内却见不到一个打伞的:不论是上下班,还是露天活动,官兵们个个穿着部队配发的制式雨衣。

“战场上会有人打伞吗?实战观念要深入人心,就要从点滴做起。”“红一团”团长姚智翮说。

2016年3月底,一场不打招呼的战备拉练在“红一团”展开。演练中,紧急集合、掩体构筑、野外宿营、战斗勤务、渗透袭扰等多种实战化课目连贯实施、硝烟味甚浓。

这其中,一个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米袋子,令人耳目一新。

晚上宿营时,按计划是吃热食,战士们纷纷从背囊里掏出米袋,生火做饭,下士曾焕基的米袋上收紧袋口的布条上甚至还打着结。

“最近米袋用多了,布带断了,我将它结起来。”曾焕基告诉记者,以往战备拉练,米袋只是作为战备物资携带,野炊时并没有动用里面的米,“现在每次拉练都要求食用米袋里的米,米袋不再是应付物资检查的‘摆设’,而是实实在在为了打仗而备。”

传承:把弘扬优良传统转化为敢打必胜的信念

翻阅厚厚一册“红一团”团史,80多年来,“铁心跟党走、永远忠于党”始终是流淌在这支部队的血脉灵魂。

“信念坚定、不畏艰难、英勇不屈、敢打必胜,是根植在每名官兵身上的红色基因。”“红一团”所在师政治委员方明说。

坚持弘扬传统不断线——近年来,“红一团”广泛开展以“学传统历史、读传统书籍、讲传统故事、唱传统歌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年组织评选“感动红一团先锋人物”和“强军先锋”,让青年官兵在学典型、找差距中,增进行动自觉。

2015年7月,“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来到这个团。官兵们坚持弘扬传统不断线的事迹,赢得全体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的纷纷赞叹:英雄形象依然鲜活,英雄本色没有褪色。

坚持突出荣誉激发活力——近年来,“红一团”在全团大力推行“功臣进连史”仪式,大力开展“大渡河十七勇士新传人”“狼牙山五壮士新传人”等评比竞赛,将训练成绩与评功评奖和提拔使用挂钩,有效激发官兵精武建功的激情和动力。方明告诉记者:“师里每年组织基础课目比武,‘红一团’都是全师尖子人数最多的单位。”

坚持融入实践砥砺担当——近年来,“红一团”坚持把弘扬优良传统转化为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念和能力,结合担负的阅兵、夜训观摩等重大演训任务,激励官兵在做好样子中争当红军传人、争做“四有”军人。部队连续三年被原广州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旅团单位”。

“‘红一团’的‘红’,是根子上的红,是铁心向党的红,是牺牲决胜的红,是信念永驻的红。”方明说,“未来作战,我们仍有生存发展空间。我相信,轮到我们传统陆军出场时,‘节目’会同样精彩!”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怀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