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我国发展的一条底线,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指出,只要就业不出现大的波动,即便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也能接受。“我国对就业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从‘十二五’开始就确立了就业优先战略。”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周天勇指出,这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没有高质量就业,百姓注定不会幸福。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去产能逐步进入实质化操作阶段。我国就业局势虽然总体稳定,但也面临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的挑战。
然而展望“十三五”,就业仍然有大量有利因素。首先就是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有专家指出,只要我国GDP增速不低于6%,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就可保持在1千万人以上——
2006年我国GDP增长10.7%,当年GDP增量为3万多亿元。而2015年我国GDP增长6.9%,当年的GDP增量则达到4万多亿元。也就是说,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量仍然不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依然强劲。
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指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向着有利于就业增长的方向转变——
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高出二产大约20%。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0.6%,就业人员为2.2亿多人;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40.6%,就业人员为3.1亿人;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业的就业占比很可能达到50%。
此外,国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对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周天勇说,创业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很强,平均每个创业企业或者项目的从业人员为8.44人。
从前期的网店到如今各种形态的“互联网+”,从大学生回乡开办养猪场到理发师开办连锁家政服务公司,各种新业态不断涌现。劳科所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显示,44.5%的创业项目处于盈利状态,42.1%的项目盈亏平衡,对就业拉动明显。
我国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改革红利的释放也大大促进了就业——据统计,2015年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都在1万户以上。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说,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并将长期存在。例如,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等现象就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指出,提升就业质量,根本在于发展,尤其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中高端岗位。此外,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人群的主体是技工,也就是“高级蓝领”。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同时加强和完善职业培训。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