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开设了《土木工程创新实验》。该创新实验课程设置16个特色教学模块——涵盖西部特殊地质、新型材料、智能检测、岩土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
课程通过构建“兴趣驱动—实践赋能—能力进阶”的路径,每一模块以“微型科研项目”形式组织,覆盖完整研究流程。由任课教师负责搭建多个跨域融合“教学研究模块”作为创新研究的基础载体,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在模块框架内自主确定研究切入点,并设计实验方案。突破传统实验课以设备操作、流程复现为主的模式,聚焦“理念创新”与“原创探索”,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为核心,让实验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载体。
课程引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CT扫描、XRD物相分析、振动台、环境模拟系统等先进设备,支持跨尺度实验研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自主实验与数据分析、课后规范撰写报告,全程模拟科研流程,强化问题意识—科研思维—实践能力的衔接。
《土木工程创新实验》由实验老师李博渊牵头,邓博团、李强、董西好、张琨、刘媛媛、姬文轩、陈少杰、王昆、白苗苗、唐枫等教师紧密配合,共同推动此次实验课程改革。课程建设中,副院长唐丽云教授多次指导,提出了实验课模块化改革建议,为课程突破传统模式指明方向,目前该系列课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学院实验老师将持续优化模块内容、开放实验平台、完善成果反馈机制,以此次改革为起点,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更好服务学生能力培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