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分享为:

梦开始的地方

来源:其他  作者:车京鸿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6-07-13 17:54:03

点击:

初一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名为《紫藤萝瀑布》的课文,每次给学生讲这篇课文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大学校园里紫藤花廊的模样。记得大一时写过一篇关于紫藤花廊的文章,后来还在校报发表了,那天在角落里把保存的校报翻找出来,报纸已泛黄,日期是2006年,一晃十年过去了。借由一份校报,我与十年前的自己相遇,也想起了那些与记者团,与校报,与大学有关的美好日子。

至今记得第一篇发表在校报上的文章题目是《昔花朝拾》,好像是参加了一个社团策划的创作比赛得了一等奖,文章就被刊登了。现在想来文章写得很矫情,但在彼时,确是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像是有鸟儿在心中欢快地歌唱。

后来,记者团招新,我和小伙伴一起去凑热闹,面试的时候紧张地语无伦次,最后幸运地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编辑部。加入记者团后,生活变得充实起来。第一次正式采访是大一时的迎新晚会,当我急匆匆、怯生生地挤进会场时,记者团的前辈已经到了,领到记者证,顾不上欣赏舞台上精彩的表演,赶到后台,等待着采访。其时,完全不知自己要采访谁,也不知该问什么问题,只是兴奋又紧张地等待着。突然,有人说党委书记一会儿会到后台来,大家马上准备好采访内容。然后,在我大脑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就走到了党委书记的面前开始了我的所谓“采访”。自己问了些什么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因为紧张,我的语速很快,而书记则一直温和地看着我们,耐心地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短短几分钟的采访结束后,我的手心全是汗。之后,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都会随记者团去采访,慢慢地体会到,当我以记者的眼光去记录这个校园的种种时,我自身也在发生改变。因为,当你看到运动会上那些奔跑跳跃的身影,当你看到那些学生社团精彩纷呈的活动,当你看到他们谈到自己喜欢的领域时神采飞扬的表情……你会觉得这才是青春应该有的模样,热爱、忙碌、勇敢、倔强、坚持、激扬。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自己真的不愿懈怠在大学校园里的每刻时光,于是,我便以文字记录别人的精彩,也不忘创造自己的精彩。在记者团,因为有着老师的督促,自己写文章也就更加勤勉,那段时间自己的文章经常见诸校报,文笔也有了很大提升。

大二的时候,记者团换届,我有幸成为编辑部的部长,从此开始了更多的采访,也得以了解更多的人,发现更大的世界。

我采访过一个身有残疾的学生,他来自贵州农村,因小时候发烧没能及时医治而落下残疾。采访前,我以为会从他那里听到一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但是,我错了。从小,他就没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丝关爱,父亲对他和他的母亲非打即骂,他发烧的那次,是母亲一个人抱着他走了很远的路才求人开车送到了县城的医院。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曾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他也十分感激,从上学开始,一直认真地求知,进入大学后,也不曾懈怠。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里,我隐隐感受到一丝冷峻。采访到最后,我问他:“大学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他说:“我想考公务员。”“为什么呢?”我问。他停顿了一下,说:“我的理想是成为我老家的一方官员,最好是一个县的县长。”我很惊讶:“为什么呢?为什么是县长?不是村长,也不是市长?”“因为,我觉得在我们那里,像我父亲一样的人有很多,你没法跟他讲道理,他不会听你的,他们自有一套理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是那种根本上的改变。但是,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我无法使一座城市变得更美好,一座小县城或许有可能。”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采访结束后,我写了一篇关于他的专题报道,题目叫做《蜗牛》,用周杰伦《蜗牛》的歌词作线索贯穿全文。虽然最后还是写成了一篇励志文,但他最后的那个回答,触动了我的思考。我知道事情并不是“苦难—奋斗—成功—感恩”那么简单,他的冷峻或许是历经磨难后对世界的理性思考,他让人惊讶的“梦想”看似不切实际,但是确经深思熟虑。“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县长”这个梦想不大也不小,但是这承载了一个青年儿时的苦难和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以前,我总以为,所谓梦想,就是医生、警察、富翁、科学家……而从那个回答开始,我知道梦想除了与自己有关,还应与这个世界联系。我不知道那位同学现在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在彼时,他曾启发了我,不汲汲于个人蝇头争名,站起来,打开门,看一看这个世界。

随着采访的增多,这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那些心怀单纯信念的国防生,那些沉潜学术的教授……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让我看到当生命与世界建立联系时的的无限可能。因此,那段时间,我最爱去的是图书馆四楼的期刊阅览室。因为那里有许多人物周刊,在一篇篇文章里,我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人物,他们或杰出或普通,但都有着自己的活法。

阳光温暖的下午,我可能会在图书馆的大桌子前睡着,梦里将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

可是,个人真的能改变世界吗?这个世界会好吗?那时的我不得而解,所有的想法都停留在构想和思考中。

大三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准备考研、考证、实习,无暇社团活动,而我却在这时新加入了一个社团——三农学社。只是因为听说这个社团会组织支教活动,而我恰好很想做一点实事。后来真的去支教了,并不是想象中的到某个贫困山区去,支教地点就在临潼的康复路小学。第一次到康复路小学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实在没有想到这个有着世界著名旅游景点兵马俑的地方,教育居然还这么落后。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体育活动就在水泥地进行,孩子们也没有统一的校服,女生上体育课还是穿着裙子在跑步。我们社团打算帮助学校成立一个“红领巾广播站”,但是校长说学校的大喇叭坏了很长时间了,后来我们修好了,音质虽然不理想,好在勉强能使用。我负责培训小广播员,两个小学生非常认真,读起诗来扯着嗓子,异常响亮。他们的老师说:“车老师,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声音很好听,好好指导一下我们的娃,我的普通话太不标准,把娃们都教坏了。”其实,孩子们的朗读根本不用指导,那种朴实真诚的声音最适合读诗,清澈欢亮。

除了帮助学校组织活动,我们还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进行帮扶,我和另外两名社员帮助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辅导功课,我负责辅导语文。这个小学生叫涛,他们一家住在一户租来的房子里,靠卖早点为生。房子一共两间,里屋供休息用,外屋是做早点的地方。里屋一张床占去了大半面积,再放一张桌子,几乎没有容人之处了。涛的妈妈身体不好,常年卧床。我每周次去家里辅导时,他妈妈却总要从床上起来出去,说怕打扰我们学习。虽然涛已经五年级了,可是他的识字量很少,所以我每次去都教他学写一些日常用字,再给他读一篇文章。有一次,我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他说,画画。后来我们支教结束时,他送给我们一幅自己画的画,一张作业纸上画着我们三个支教老师,画得像外星人的样子,或许,在他眼里,我们像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有一天,辅导还没有结束,涛的妈妈提前回来了,在外屋忙活一阵,端了一碗凉皮和一碟锅贴进来说是给我吃,我再三推辞,她却一直笑着,说:“自己家做的,好吃着呢,你尝尝。”陕西人那种带着浓重后鼻音的淳朴声音真的让你无法拒绝,她是发自内心地感谢你。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帮助康复路小学的师生策划了儿童节节目和运动会。虽然极其简单,但那一天,我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孩子们笑容绽放的时候,像一朵朵鲜艳的花儿。

这段短暂的支教活动让我第一次知道我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也知道自己是有用的,深感与人帮助、被人需要,人生才有其价值。同时,支教也解开了我之前的疑惑,个人确实可以改变世界,哪怕只有一点点。能力卓著的清醒者如鲁迅、梁启超、李大钊……如夸父般带领人们追逐光明,虽“未至,道渴而死”,但“弃其杖,化为邓林”,其精神泽被后世。能力庸常如吾侪,更应尽一己之力,点一盏烛火。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大学期间得以加入记者团和三农学社,深感幸运。它们指引我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它们曾在我心里种下过记者梦和公益梦,虽然最终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但工作四年后我发现,这三种事业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渡人渡己。我引导我的学生向善、关注他人、关注世界,也记录、阅读并憧憬着他们的精彩人生,我觉得我的梦想已经大部分地实现。前段时间读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她在书中写道:“(父亲)坚定地相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而不是激动热情的群众运动。”我亦如此坚信。教室里坐着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改变的开始,我对他们负责,就是对自己和自己生活的世界负责。

我记得我们上学时,大学校园里道路两旁的树木还没长高,夏天的时候无处躲骄阳。而今,想必已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有幸我是科大所树之人,曾得其滋养,今能庇荫他人。希望尚在校园里的幸运儿都能在这方沃土扎根成长,相互扶持,树德成材,采摘梦想。

 (作者系我校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现为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语文教师。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怀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