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分享为:

西科——永远的故乡

来源:校友  作者:黄无敌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6-09-20 09:39:25

点击:

突然就发现已经很久没有上QQ了,微信已经占领我们的生活,慢慢我们就丢弃QQ了。这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很容易被遗忘,如同校园的青春记忆,还有曾经每日相伴的QQ。我的QQ号是8位数的,1998年到西科大后,记得是大一的一个通宵和初恋女友在雁塔路街边的一个网吧上网的时候申请的,那时资料填写的属地自然而然就是西安了,却从此也就未曾更改过,之后每每QQ加好友时总会很自然说自己是西安人——内心之中已把西安当做出生故乡之外的第二故乡了。

依稀还记得1998年的9月,第一次来学校报道的场景,那时的学校还没有临潼校区,本科和研究生都在雁塔路校区,录取通知书学校名称是西安矿业学院。 2012年毕业十周年组织自动化98级校友回校相聚,大家一起去了趟临潼校区,新校区的规模和雁塔校区相比真是差异很大,然而对于那时的我们,雁塔路的矿院就是我们的家,虽然离大雁塔还有不少路程,但每每有高中同学相询总自豪的说:我们学校就在离大雁塔不远。

学校虽小却五脏俱全。刚进大一,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各类社团,记得有记者团、文学社、爱心协会等各类组织,我报名加入了文学社。那时的文学社应是从九十年代初期的老校友一直传承下来,时常周末到秋实园或者矿院的标志——黑煤石附近开展文学交流,当时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牛迈程老师非常支持文学社,从学校极少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支持我们来印刷文学社的内部报纸《无名河》,记得这份小报一年能出2-3期,每一期都是油墨印刷,发行量应该有几千份吧,每每印刷出来,就由文学社的社友们到各系的宿舍进行免费发放,上面的文章也都是从文学社稿件箱内收集后挑选出来发表的,每一期的报纸新鲜出炉都凝结了社友们很多心血,毕业离开学校我特意珍藏了几份这个小报,如今应该在安徽老家的箱底吧。

那时每年的十月份,文学社有一个固定的社团活动——“秋之声”诗歌散文朗诵赛,这属于学校社团规模较大的活动了。记得2001年那届活动是由我主持操办,邀请了西安18所高校的文学社团代表参加了那场活动,评委团包含了当时陕西文坛的诗人远村和西安音乐台的主持人安迪,我还从学校附近的书店和一个电脑商那里寻到了一部分的费用来赞助这次活动。诗歌很美,配上优美的旋律,还有青年们或低或高的朗诵,令人终身怀念。青春真的好纯粹,好简单,也真的好快乐。

大学一年级生活的前半学期,学习对于我是放在次要了——现在想想却是汗颜。刚刚脱离书山题海,犹如飞鸟入天空,踢球,泡图书馆,社团活动成了课外的最主要的活动了。尘土飞扬的足球场,那时就是我们最爱的乐园,每年的学校的足球联赛,就成了我们最快乐的节日。记得周末的时候经常很早就起来去占足球场,约其他系踢比赛,经常去晚了被人占了场地。

除了足球和社团活动,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去图书馆借书了,军事、历史、人物传记、小说是主打,专业课相关的书籍却是很少涉足了,参加晚自习的书包里一般都带着这些课外书,到了一年级的期末考试,高数考试就没有及格了。四年之中,专业课的电路应是也补考后才及格,现在想来确实凶险,每到期末考试我很羡慕班里的几个学霸了。毕业之后,最初的工作岗位和专业相关,然而仅仅只过了半年我就转到新的工作岗位,再然后,本科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从此也就再没有机会去接触使用了,如今来看,十几年前的专业课我已经完全陌生了。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懊恼。

2002年7月,带着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憧憬,我离开了古城西安,回到家乡安徽,在长江边的一个城市开始新人生。这之后,从安徽到北京,从北京到广州,从广州到北京,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我也遵循着相似的人生轨迹。毕业后建立的同学QQ群已经很少有人再发言了,毕业前几年大家都经常上的Chinaren校友录,如今也无人问津了。如今建立的大学同学微信群,却也是很常态的冷清,让人不禁唏嘘。散落天涯的我们,沿着各自的道路前行,许多的同学毕业一别,就杳无音信再未谋面——或许一生我们都不一定能见面了吧。

2012年的国庆节,毕业十年的时候,我们98届自动化校友回西安母校相聚。时空已经带走了太多的东西,青春,记忆,十年后再次相聚的久违的亲切和熟悉感觉,却又引人感动。时光匆匆,十八年前,我们从故乡出发,相聚在西安,十四年后,我们又从西安出发,去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母校——西安科技大学,从此也就成了我们一生都魂牵梦绕的地方,那是每一个漂泊在天涯的游子,永远的故乡。

感谢腾讯,用微信让我们十四年后在网络重逢;感谢振中,让走得太快的我们静下来回忆青春;感谢母校,用她几十年的沉淀培育了我,让我的人生旅途如此精彩;感谢青春时代西科大的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拥有如此美好的青春回忆。

后记

2016年的一天,振中把我拖进一个群,居然是学生时代社团的学友群,振中是我西科大98级校友兼安徽老乡,如今是《西安科技大学报》的总编辑,校报即将出刊400期,和我约稿。拖了许久,今日提交作业。谨以此文,祝贺西科大校报400期历程!一并预祝西科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尤其是7月份即将毕业奔赴工作岗位的新一届校友,祝你们顺利!我爱西科大,我爱你们!


《青春再见》(摘)

最后一班午夜列车

悄悄带走了青春

最亲爱的人 最美的时光

渐渐刺痛了回忆

留不住什么 换不回什么

青春终究要散场

我得到什么我失去什么

生命终究要告别

青春再见吧 那放肆的幸福

青春再见吧 那无尽的忧伤

在这一瞬间 感觉如此靠近

在这一瞬间 却又如此遥远



黄无敌

2016年624日于青岛



(作者系98级自动化系校友,现居北京,从事汽车行业工作。)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怀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