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科人物  /  正文

西科人物

分享为:

朱振华:4663米高海拔的坚守 13年不变的追求

来源:宣传部  作者:李波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8-05-24 09:59:12

点击:

朱振华,2004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之后参军入伍到了平均海拔4663米、俗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阿里,一干就是十三年。在那里,他守卫祖国边疆,把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把强军誓言镌刻在冰峰雪岭之间。


初上高原 谁的青春不迷茫

2005年3月,年轻的朱振华离开西科不过半年,便踏上了前往高原的路。从新疆叶城到西藏阿里的多玛,830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整整7天。由于路况太差,基本没有任何成型路基,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戈壁滩上凭着记忆和地貌前进。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感觉十分不适,似乎下一秒就会支撑不住倒下去,再也起不来,仅仅是从停车场到营区这短短100米的路程他便休息了三次。开始的半个月里,朱振华始终难以适应高原生活:没有胃口,吃什么吐什么,体重剧减15斤;没有信号,没办法和家人朋友联系沟通;甚至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在上高原之前洗了一次澡,等到第二次洗澡已经是2006年的6月,整整过了15个月!然而咬牙克服这些困难之后,他却又更加迷茫——不知道自己在这种环境下能做些什么。那个时候的他甚至认为,自己能坚持在这个地方活下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至于建功立业?怕是镜花水月。

就在这个时候,在快要忘记自己踏上这片土地的初心时,他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阿里军分区有一位排长,和他的未婚妻已有近四年没能见面。这期间,他们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爱情,在信里,他们不止一次地憧憬未来的幸福。为了给这位排长一个惊喜,他的未婚妻准备悄悄去看望他,这位姑娘从老家出发,倒了十几次车,才辗转到了拉萨;又在拉萨等了两三天才找到前往日喀则的便车;等她满怀希望地来到日喀则,却发现通往阿里的方向没有路了。那个时候从日喀则到阿里完全没有任何成型道路,全都是在戈壁滩瞎跑,运气好的几天能到,运气不好的能活着回来就是谢天谢地。更何况当时已经是十月底,大雪即将封山,没有一个地方的司机敢在这个时候单车前往阿里。姑娘这才知道她的心上人原来生活在这么可怕的一个环境。但是,这更坚定了她要去看望自己爱人的决心。

她想办法联系到了小伙子所在的部队。万幸,从拉萨军区机关有一批重要的军事物资需要紧急送往阿里,途经日喀则的时候可以把姑娘捎上。得知自己的心上人要来,小伙子激动的整夜整夜睡不着,好不容易等到预计到达的那一天,他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别着闪耀的奖章,带着他的兵早早地站在营区门口等候。远远地,车来了,姑娘却没有出现在驾驶室,小伙子很诧异,驾驶员指了指车厢,小伙子疑惑地掀开篷布,却看到他的姑娘静静地躺在车厢中间,像一朵盛开的雪莲。她死了,死在了追寻爱人的路上,甚至没能看到他最后一眼。小伙子抱着姑娘,泪流满面,却哭不出一点声音。过了很久很久,他才默默地说了句:“我想回家。”他的团长告诉他:“你回去吧,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就算不回来,那也没什么。”小伙子带着姑娘回家了,安葬在家乡,之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阿里。

毫无疑问,这是个悲剧。听完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后,朱振华感到自己的内心仿佛被一股强烈而又神秘的力量撑开,汹涌的情绪如同怒涛一样淹没了整个身心,平静之后,他找回了自己的那份初心,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再也不要让那悲剧重演,我要让这挂在云边的天路真正成为承载高原军人爱情的鹊桥!”

坚持不懈 铁骨铮铮作栋梁

为此,朱振华及战友们进行了很多艰苦的战斗。2006年的一个夏季,作为副指导员的他带领机械组在海拔4800米的野马滩修筑路基,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终于顺利完成任务。那天来检查的上级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很是满意,大家也志得意满,准备转场前往下一个施工点。但是就在当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几十天的辛劳一扫而空,原本25公里长8米宽的土路基只剩下不到宽不过1米长几百米的土埂子。队伍中一个有着一米九三大块头的新疆小伙子,见到这种情形后,几乎崩溃,抱着头蹲在地上泣不成声。即便再愤愤不平,朱振华知道,面对不讲道理的高原时,情绪起不了任何作用。这场洪水能冲毁他们辛苦得来的成果,但是绝不会冲毁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于是,朱振华带领大家重新开始,排水、修渠、引流,让洪水乖乖改道,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披星戴月,在被冲毁的旧址上终于恢复了原有的样貌。

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戈壁滩吃下拌着风沙的米饭,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漫天的风雪中为抢险救援机械探路而掉进雪窝子,更记不清他和战友们为了每一条路基的成型、每一段油路的铺设留下过多少汗水和泪水。就这样,经过十余年的奋战,他和战友们以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和几乎所有人都有的一身高原疾病的代价成就了梦想。到如今,通往阿里的所有公路都是黑色等级公路,以往每年只有5个多月的通行期现在是全年通车,以往从叶城到阿里需要七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安全到达。219国道最艰苦的1800多公里路途上的每一处都有他们在守护。

随着道路的畅通,阿里地区的物价下降了46%,由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稳步增长。2015年,其所属的普兰县这个人口不到7000的边境小镇就创造了1.7个亿的净利润——他们终于把这条天路建成了支持国防建设的主动脉,促进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朱振华,也在这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初心不改 壮志未酬誓不还

文科生出身的朱振华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浮云半笼山万重,缠绵佳期如一梦。今夜谁随孤月影,流照关山伏波营?”

谁会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谁能来。面对这个问题,他已经找到了答案:只有奋斗,只有自始至终不忘初心的奋斗,才能让他在面对这最高的山、最冷的风、最远的路时,能够毫不动摇地披荆斩棘,去把高山敲开门户,把苦难踩在脚底,把月光留在身边。

今年36岁的朱振华年初时经测定得知,由于高原的影响,他的体能已经退化到普通人45岁而且是从未进行锻炼的水平。然而,年龄从不是评价一个人青春与否的唯一标准,最重要的是心态,是能否一直保持着那颗当初奔跑在自己选择道路上的初心。

在那片雪域之巅,俯望苍茫大地,他的青春热血洒在这块圣洁土地上。静默的坚守,心中的信仰,不曾有过任何声响,却能在白昼交替时,唱出最嘹亮的军歌!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逸心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