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邓宝教授是在西北饭店召开的陕西省八届一次政协会上,岁月老人似乎对她格外青睐,她依然是那样的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继连任第五、六、七届省政协委员后,1998年她再次当选第八届省政协委员。透过眼前这位平凡的女性,我看到了她身后的不平凡。
踏遍青山 呕心沥血学术成果誉国际
邓宝教授自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后便到西安矿业学院任教,在她38年的从教生涯中,治学严谨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同时她还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尤其在紫阳弓笔石的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受到国际笔石专家、学者的赞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笔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海生群体动物化石,它的遗体通常保存在含炭质的岩石里,像是用笔描绘在岩石上的象形文字,故称“笔石”。笔石分布很广,本身演化迅速,不同时期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成为划分奥陶系及志留系地质时代的世界标准化石,同时也为寻找古海岸线,探查铁、铝、锰及稀有元素矿藏提供理论依据。弓笔石是笔石的种属之一,产生于距今四亿四千万年的志留系,可以作为划分从早志留世进入中志留世的标志。早在20世纪50年代,邓宝带领学生到紫阳县瓦房店进行找矿实测剖面实习,采集到了弓笔石标本。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华中地区弓笔石研究的空白,对完善我国的地层系统有重要的意义。邓宝对采集的弓笔石标本进行了分析鉴定和比较,对弓笔石作了系列的研究,如对其亲缘演化关系、生态环境、地层含矿性及矿产的贮存规律等,从而对找矿起到指导意义,找到了陕南的硒矿(Se),先后发表过30余篇论文。巴黎的一家报纸报道了这件事,引起国际笔石界的兴趣和重视。1981年9月,邓宝应邀参加了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笔石学会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题为《论螺旋笔石与弓笔石的亲缘关系及其地层意义》的论文,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好评,同时发表于伦敦BLcwell公司出版的专著上。以后,邓宝教授继续进行有关笔石的各系统研究,1985年应邀参加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笔石学会会议,在会上宣读了论文《笔石相和矿产的关系》。
她1969年赴秦岭山阳县和186队又发现欧洲C 1 植物群,并论证我国是该群落的发源地。1988年应邀出席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植物会议并交流发表论文。她从教30多春秋,在陕西省紫阳、岚皋、旬阳、镇安、平利、山阳等地山区和甘肃祁连山、湖北武当山,都留下了她和她的学生们的足迹。她先后写出有关弓笔石和其他方面的论文30多篇,获得了煤炭工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省科委、省高教局的奖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穆恩之、俞剑华评价她的《东秦岭地区笔石地层及有关矿产》这篇论文时写道:“本文不仅具有科学理论意义,还有实用价值,这是符合科学研究为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这对寻找矿产和矿源层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政议政 履行职责建言献策造福于民
作为政协委员的邓宝教授认为,政协架起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金桥,提出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的具体形式之一。做好提案工作,就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减少或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为此,在1989-1991年,邓宝和其他政协委员先后四次到陕西省黄金矿区———潼关进行实地视察,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她不辞劳苦,上矿山、进矿洞,深入个体户采金点、家庭冶炼房,了解到当地泛采黄金的规模严重失控,影响国家黄金正常生产;泛采、非法冶炼黄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子孙后代;对泛采黄金缺乏有效控制引起黄金走私。回到西安后,邓宝立即整理资料,以省政协科技委员会的名义,起草了一份题为《金矿资源浪费触目惊心,环境污染影响子孙后代健康》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很快引起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副省长刘春茂亲自赴潼关金矿区,现场解决黄金生产混乱问题。
邓宝教授从教期间,每年都带学生到野外实习,因此对秦岭北坡地质风情特别熟悉。她从瑞士、奥地利到阿尔卑斯山旅游区得到启示,我们不是有青青的溪水、绿绿的山地和古木丛生的天然盆景吗?于是,关于开发秦岭北坡旅游景点的设想在她脑海形成,1987年,她将此作为提案一经提出,很快引起省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秦岭北坡的旅游景点正在有计划地开发。
夕阳风光别样红。虽已年过六旬的邓宝教授还不能停歇下来,她还担任换届后的九三学社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参政议政、履行职责的任务更重了,肩负重任的邓宝教授脚下的步履更加坚定。她情系九三女社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下岗女职工,她以有限的生命书写着人生的无限辉煌。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