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党立波,我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2012届校友,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灭火工程局住叶城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工作组成员。
题记: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打好自治区长治久安坚实基础。接到活动开展通知,党立波校友主动报名参加,在叶城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开展了访惠聚工作。该村位于叶城县西南部,距离乌鲁木齐约1300公里,距离通往中亚的喀什口岸200公里,是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村和软弱涣散村。
在巍巍昆仑的环抱中,在叶尔羌河的河畔边,一层层松林如诗如画,一座座玉山如梦如幻;在新藏天路的起点,塔克拉玛干边沿,有一个美丽的她,这里片片绿洲缓歌缦舞,座座果园蜂飞蝶恋。她就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一座边陲小镇——叶城县!在这里,我们走到了最后一公里,走进了最远一家人!
去年,在中央援藏援疆政策的号召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了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这是自治区近年来组织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的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号召下,我主动报名参加,圆了我想为新疆发展做贡献的愿望。此次,我们小分队的目的地是喀什地区叶城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在叶城县的这一年,365个日日夜夜,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时候,时间长的让我思乡心切,但更多的时候,日子短到又让我觉得这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年,我积极投身“访惠聚”的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自治区部署的各项任务;这一年,我明白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何将共青团工作落实到基层乡镇,更加学会了如何与村民沟通,如今我已经和这里的村民打成一片称兄道弟了……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既磨练了自己,更为新疆的发展贡献了我的一份绵薄之力。
叶城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位于叶城县西南部,距离乌鲁木齐约1300公里,距离通往中亚的喀什口岸200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62户,1071人,耕地面积1860亩,主要以种植核桃树为收入,是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村和软弱涣散村。村委会年久失修,村民的房子破败不堪,沙尘暴频发,做饭和饮用的是河坝水,遇到沙尘暴天水是黄色的;时不时会停电,夜晚大家就会吃到“烛光晚餐”……
犹记得初来乍到之时,刚刚见面乡亲们就对我们纷纷伸出右手,这是要跟我这个毛头小子握手?在我心里正犯嘀咕之时,同行的当地老乡就告诉我们,握手是他们这里对待重要客人的见面礼,喀什人握手频率很高,几天不见或出差回来见到同事都要握手问候。后来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也慢慢了解到“握手”这个这习惯是由于当地少数民族特定的生活环境和风俗而形成的。一是以前在大漠中生活的人,彼此见一面不容易,见面时定会把对方家里好几代的亲属挨着个关心一遍;二是跟当地的宗教习惯有关,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见面先握手,然后把右手放到心口上按一下(宗教仪式),接着就是长长的问候了。有了乡亲们的初次见面热情的握手,我们又怎能不努力的做事。
驻村后,我们吃住都在村里,一方面与村干部一起商讨村里的发展方向,与村民一起为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另一方面走访入户,知民情、摸实情,现如今我已经会用维语向乡亲们进行简单的问候了,我们与乡亲们唠家常、交朋友,听他们的心里话,我们的工作组成员了解到村民各家人口和经济情况,并最终形成了村民家庭信息库。历时一个月,我们完成了全体村民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并制定了“访惠聚”的年度计划。
在村头与村民交流
入户调研,了解家庭基本情况
今年是我局首次单独负责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的“访惠聚”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惠民生”项目:
1、村委会的扩建和翻新。我局投入150万元,历时3个半月,完成了原村委会的改建工程,新建了150平方米便民服务中心、146平方米的警务室和值班室、民兵室、器材室,新建了46平方米的锅炉房并安装了3吨锅炉,新建了42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改建了村委会原有办公室和会议室,重新规划村委会的花园,硬化了地面,建立了供电、供水、供暖、给排水工程,大大提升了村委会各项服务功能,美化了环境,建设了文化墙,令村委会焕然一新。
2、积极扩大村集体收入。长久以来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村委会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为增加村委会集体收入,规范管理承包土地,我及时与乡党委沟通,并得到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历时1个月对村中所有承包土地进行丈量,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土地承包方案,再根据土壤土质、生熟、荒地制定了价格不同的承包费用,完成了所有承包土地合同的签订,为村委会增收10万多元,确保了今后村里每年都有集体收入。
当地村民向工作组送上锦旗
忙碌中也有欢乐,这一年,我和这里的维族朋友一起过了热闹的肉孜节。肉孜节又称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是维吾尔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开斋节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馓子、烹调佳肴、宴请宾客等。今年,我尝到了这里最正宗的油香,咬一口,脆脆的,香香的,吃得我满嘴是油。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舔舔唇间,好似那味道依然留在唇间。在这里,我不光吃的开心,还听村民们讲了有关“油香”的故事:相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圣人在一次战斗胜利后,凯旋时,穆斯林们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可穆罕默德圣人没有到富人家赴宴,却到了一位非常贫困的穆斯林老人家做客,而老人并没有美味佳肴可以招待穆罕默德圣人,只能端出了油汪汪、香喷喷的“油香”供其品尝,穆罕默德圣人高兴的用右手撕了一块吃了,其余的分给了围观的小孩。从此穆斯林形成吃油香时用右手撕开吃的习惯。并且渐渐地有些地方的穆斯林青年男女为了使自己的婚礼再增添些节日的喜庆还特意选择开斋节期间举行结婚典礼,自然“油香”也成了开斋节的必备食品。
我们是朋友
与维族朋友一起过了他们最重要的开斋节,他们当然也陪我一起度过了我们的传统节——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我与维族朋友一起赏月、吃月饼、畅谈新疆的发展,其乐融融!今年的中秋我虽然身远在千里之外,但有了维族朋友们的关心我依旧感受到了浓浓的家的温暖。
在工作之余,我们工作组面向村委会干部和乡亲们开展汉语学习工作,前期我们工作组的维吾尔族同事用小黑板进行“双语”教学,但后来发现维族同事汉字发音的不标准,课后大家学习发音不方便,我又专门上网搜索了关于“双语教学”的视频,每晚我都会在村会议室用多媒体播放给他们学习,课后又将视频拷贝给每个学习人员的手机上,方便他们时时学习。后来,大家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学习“双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一年,在全县组织的村支部书记“双语”演讲比赛中,我们所在的4村村支部书记获得了二等奖。
工作队开展双语教学
在村里,我和村团支部书记结成“一帮一”对子,帮助他开展共青团活动,一同策划方案组织活动。我还同村里全体的共青团员一起参加了全乡歌咏比赛,我和他们一起选歌一起唱歌,教会了他们两首汉语歌曲;并且组织年轻人打篮球,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还组织对电脑有兴趣的乡亲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现在有4名年轻人可以用电脑打简单汉字。
与当地年轻人开展共青团活动
在入户走访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名5岁男孩依力扎提•依玛木,胳膊受伤因家里贫困无钱治疗只能在家躺着,疼痛把孩子折磨得面色苍白,手臂已经肿胀到发紫,痛不堪言。在我们入户走访时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孩子送往叶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给予2000余元的帮助。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和工作组成员热心陪护下,依力扎提•依玛木很快康复。这一消息传开后,他失联多年的叔叔阿布都克依木•努尔斯依提也很快回到家中,并和他哥哥前来村委会当面向工作组表示了感谢,并结束了他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积极投入到美好家园建设的劳动之中。
在“访惠聚”活动进行的这一年来,每逢节日工作组都会给贫困户、老党员、“四老”人员送去慰问品,目前已慰问6次,累计10000元;在冬季为乡政府、村委会、困难群众送去了共计150吨原煤;工作组成员捐献爱心党费5600元(其中我本人捐献2000元)与村委会一起为村里一困难户修缮了房子。村中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核桃,工作组积极发动社会力量解决核桃销路问题,为困难群众解决积压核桃,已累计销售5吨。
给困难群众送煤
我们所在的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是一个贫困村,要想改变这一历史存在的问题,除了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政策,还离不开各族群众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我积极参加村小学的汉语课程,多次在村民大会上宣讲国家的教育政策特别是国家对南疆地区照顾政策,并在大会上给全体村民承诺:所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工作组每人给予500元奖励,考上大学的给予1000元奖励。今年为3名高中生给予了各500元奖励,给3名大学生给予了各1000元奖励。
应邀在村小学给孩子们上汉语课
与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
在叶城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欧尔达贝格(4)村的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我人生中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不仅收获了同乡情建立的深厚感情,也磨练了品质,增长了才干。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一年很短,短得令我还没有时间将阿亚格欧尔达贝格的美细细领略一遍;一年很长,长得足以使我和阿亚格欧尔达贝格结下无法割舍的羁绊。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信念,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发挥住村期间形成品质和品德,一如既往的用实际行动,尽己所能为边疆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愿新疆更繁荣,愿祖国更强大!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