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  正文

理论园地

分享为:

成风化人:千钧重担压肩上

来源:  作者: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6-05-04 09:40:39

点击: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话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新阶段我党新闻事业的战略部署,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的行动指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又一次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讲话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思维,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个字的职责和使命的论述,凸显了新闻舆论工作职责的神圣,使命的艰巨,犹如千钧重担压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肩上。48个字的职责和使命的论述,告诫新闻工作者时时刻刻牢记“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铭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政治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大局意识;“团结人民、鼓舞士气”的核心意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看齐意识。担当起“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时代使命。

这职责多么重大?比如“成风化人”四字,看起来简单,做到如此,何其难也?“成风化人”要求我们的新闻作品,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技巧,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艺术,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气魄。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我们用以“成风化人”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理应是时代精神。它从深层次上来讲,是以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现实的层面来说,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蓝本。

“成风化人”要求新闻工作者准确、深刻领会时代精神,并在作品中透彻、辩证地体现、阐释时代精神。我们的新闻作品不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必须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能够引导读者澄清是非,明辨善恶,鉴别美丑,进而促进成长时代新风,感化人民大众。通过新闻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成风化人”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在写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我们要像杜甫那样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政治抱负和“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的坚定政治信念。还要像杜甫那样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一往直前的现实主义精神,记录时代风云,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有资格“成风化人”。

“成风”虽艰力永求,“化人”有难志不休。时代给予我们重任,国家赋予我们使命,千钧重担压肩上,尽心竭力向前走。(牛乃喜)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怀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