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让全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让全国人民富起来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我们继往开来让全国人民强起来了,带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与过去相比,现在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给农民盖起了抗震安居房,农村通了柏油路,在南疆地区实行了15年免费教育,给农民各种补贴……我出生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下有幸到内初班、内高班学习,更有幸在十三朝古都西安上大学。
延安就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这次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省民委组织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延安教育实践活动来到延安、梁家河,学习延安精神,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次延安之行的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插队的梁家河村。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一个在首都北京长大的干部子弟,来到落后的,被外国人形容“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在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中国强大起来了,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参观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窑洞,以及读《梁家河》这本书,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爱看书,即使是当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从没有放弃过读书学习。对总书记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读书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眼界和知识面,还可以修身养性。
在延安时期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也都有爱读书的习惯。他们将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的联系起来,实践中摸索真理,总结出治国方略,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延安是革命圣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地。在这几天参观延安革命圣地纪念馆、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时也感受到了它浓厚的革命气息。
在当时的动荡年代,中共中央选择陕甘宁为革命根据地,在一个个简陋的窑洞里领导中国革命,在偏远的陕北地区发展并形成成熟的符合中国形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实在是让人佩服他们超高的智慧。
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间,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延安精神,以及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整风精神,抗大精神等著名的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当时的精华,人民的支柱,更是我们当代青年要学习、继承和发扬的精神。
现在的和平美好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是许许多多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能够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这次延安教育实践活动,让我收获了不少,对我的触动也是挺大的,要是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一个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农民子女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铭记党对我的关怀,持一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刻苦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练就自身本领,弘扬中华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者: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会计学专业,古力加马力·吐尔孙)
(此文发表在《陕西民族宗教》期刊2018·秋总第161期第41页,该期刊由:陕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陕西省宗教事务局主办)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