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科要闻  /  正文

西科要闻

分享为:

【一流专业巡礼】 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风采展示

来源:建工学院  作者:建工学院   编辑:逸心   摄影:   责编:大海 更新时间:2021-03-29 10:34:03

点击:

编者按:为展示宣传我校相关学院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风采,发挥示范领跑作用,不断推动学校向“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迈进,新闻网将从本学期开始在“西科要闻”栏目下设“一流专业巡礼”专栏,对我校“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宣传。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的前身是1989年成立的建筑工程系,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建校初期设立的矿井建设专业(五年制本科)。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的秘密:

土木工程专业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u1429oehivu&coverid=2aza5w3cgszqxqo&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

原来名称也丢了

学院拥有完善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其中,国家级矿山建设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西安市岩土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土木工程实验实训中心1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训中心1个及涵盖学院所有专业的40余间实验室。拥有实验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价值4000余万元,场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建立并实施了“科研全面渗透本科教学”的机制,所有实验室均向师生开放,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实践和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院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教师120人,实验室人员10人,行政人员15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6人,教授10人,特聘教授8人,客座/兼职教授2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陕西省“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青年突击手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学院在校生达2400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约400人(含国际留学生),本科生约2000人。

原来名称也丢了

国家虚拟仿真教学中心


原来名称也丢了


西安市岩土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1.专业概况

土木工程专业源于1959年设立的5年制矿井建设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批矿山建设工程硕士点,1988年招收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生,1999年以土木工程专业招生,2003年获批岩土工程博士点,2006、2010年分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获批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设立土木工程卓越班,培养地下工程方向本科生;2014年,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办学,培养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2017年,土木工程专业由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4个专业方向调整为3个: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矿山地下工程。2014年岩土工程学科获批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土木水利类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土木工程学科获“B-”。

2.教学科研成果

本专业依托煤炭行业,面向西部矿山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煤矿掘进、支护等技术,解决土木工程长大深埋隧道等相关技术难题,推动我国西部矿山建设技术进步和相关行业交叉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契合新时代智慧建造、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快速发展需要,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着力推进卓越计划2.0工作开展。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理论与实验、讲座与案例、慕课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金课”1门,校级金课5门,校级慕课8门。成立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教学梯队,发挥课程群作用,形成《土木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创新课程团队,建成《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出版《矿山特种结构设计》等35部主干课程教材,《爆破工程》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6项。

近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学科特色。在岩土力学及其数值方法、岩土加固理论与技术、煤巷锚杆支护、爆破理论与技术、建筑结构计算与加固、桥隧结构检测与维护、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与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地下结构抗震防灾及治理及工程结构新材料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2018年,学院王晓利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原来名称也丢了

原来名称也丢了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