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科人物  /  正文

西科人物

分享为:

寇子明:用智慧和行动编织精彩人生

来源:其他  作者:赵书海 赵永贞   编辑:   摄影:   责编: 更新时间:2016-12-18 15:02:19

点击:



寇子明在人民大会堂表彰会场


校党委书记吴俊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玉平,校工会主席秦晓怀,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李晓光,校工会副主席樊岚及校工会、寇子明团队的相关人员热烈欢迎载誉归来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寇子明教授并进行座谈


寇子明在德国参观节能技术


与国外企业交流座谈


与团队人员研究方案



【获奖感言】

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一光荣称号是对我个人30年来教学科研工作的褒奖,是对我们整个科研团队的鼓励,更是各级组织对太原理工大学教学科研成绩的肯定。感谢太原理工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教学科研氛围,感谢校友和企业界人士为我们提供的生产数据和实验机会,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寇子明

年逾不惑,白发稀疏,但精神矍铄,言行谦和。

53830分,在太原理工大学逸夫楼3层我们见到了寇子明教授。

4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他作为山西教科文卫体系统的惟一代表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次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继1979年后时隔36年再次以最高规格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

这是寇子明教授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最高规格的表彰。20111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寇子明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以“基于能量转换的矿用倾斜带式输送机防抱死安全制动关键技术”第一发明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299时举行的太原理工大学欢迎全国先进工作者寇子明教授载誉归来座谈会上,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俊清高度称赞了寇子明教授做人实、谋事实、创业实的优秀品质,号召全校教职工向寇子明教授学习,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自觉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立足本职、胸怀全局,唱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兴校强晋、富民强国的伟业中,把个人梦、理工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吴书记希望每个理工大人都扪心自问:“为学校、为山西、为国家,我在育人、在科研等方面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学校各方面要重视和尊重真正的劳动者和创造者,大力弘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学校风气,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极高荣誉没有让寇子明教授丝毫松懈,“五一”小长假他依然在实验室工作着。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在和一名研究生商量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寇子明先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实验室,放弃休息仍在工作的团队成员让我们顿生敬意。在他的办公室里,寇子明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他的经历、他的理念和他自认为比较出彩的几件事。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寇子明教授1964年出生于陕北吴堡县。大山深处的生活给了他坚强的毅力、勤奋的精神,再加上“读书有用”的坚定信念和摸索出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以骄人的成绩走出大山,走进西安科技大学。

1984年大学毕业时,凭借着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寇子明如愿以偿,来到太原理工大学(原山西矿业学院)开始教师生涯。1992年他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录取为博士生,继续在煤机领域深造学习。三年泛舟学海,寇子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并在1996年晋升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一名三十出头的青年教师,只有四年讲师经历,怎么可能提拔为正教授?看着我们惊讶的目光,寇子明说:“这是真的。这是我多年努力积累的结果,也是学校(原山西矿业学院)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所以,我一直认为,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有了正确的思路读书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我们学校,勤奋的人很多,我只是比他们幸运一点。”

寇子明教授被太原理工大学众多学生推崇为“N牛”教授,学生以听他的课、当他的学生为荣。心怀责任、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这是广大师生对寇子明最好的评价。

寇子明认为,一个优秀辅导员的贡献要比一个博导大得多。虽然优秀的辅导员和博导都可能对学生的前程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博导是给少数研究生以专业方面的引导,辅导员却要为很多学生指导人生方向。大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的思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及时地、不断地自我评估和矫正。

在寇子明眼中,教师奉献的是绿叶的事业,他为学生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教育本科生一定要认清自己、合理定位、循序渐进、踏实前行,用能够体现成长的进步来检验自己、让自己可持续发展,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他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社会资源平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人生导航、研究方法专题等讲座,让学生想学、会学、能学。正是由于注重本科生的成长与成才,寇子明先后获得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

“做我的研究生,不能读死书。”寇子明教授一直将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人民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正是这分情怀、这分责任,在寇子明的内心激发起一股创新的动力,使他在研究生培养、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在太原理工大学,很多人知道他招研究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吃苦。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源于对高校与社会的人才供需不对称的现实矛盾思考,寇子明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探索实践“学习—研究—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按照“问题提出—机理分析—制作与试验—调试与应用—总结与提高”的环节进行推广,使培养出的研究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极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好评。

寇了明的教学工作量每年超额完成,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他尽心尽力,为学生找项目、提供实践基地,增强和提高他们“产学研用”的意识和能力。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寇子明非常注意每个人的合作精神和自我培训能力,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了大负荷的自我培训方案。

在他看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重中之重莫过于解惑。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人生导航者,给予适度恰当的指点。每一名青年学生都要抓紧大好年华,努力学习知识扩展眼界,更要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要认清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大方向。努力的过程是每个阶段一系列小目标的叠加和增长,要循序渐进,不半途而废,要用能够体现成长的进步来检验自己,让自己可持续发展。

献身科研 服务生产

寇子明不是只盯着写论文、搞实验拿奖,他的追求是做实事。他认为,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在于“拉近科技与生产的距离”,需要更加重视实用技术,不能让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要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际,做到科技促进生产,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真正让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生产的“万能钥匙”。寇子明说,现场需求的是最大的动力,但生产现场不是实验室,没有调试的机会,必须请教技术员、工人的经验教训,在生产实践中能用、好用才是研究开发追求的最高境界。

寇子明说:“科研对象最好是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为研究而研究,科研成果多被锁在柜子里。企业不认博士、硕士,只有解决问题它才欢迎你。”寇子明团队的每一项科研成果几乎源自生产一线,源于他们对生产现场的深入了解。他们钻实验室问自己、下井问工人和现场工程师、到关键元件制造厂问设计师和技师,通过“三问”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寇子明感慨地说:“矿井是我的第二所大学。有一次,我在井下皮带机前呆呆坐了一个多小时,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之前在实验室无论怎么仿真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结论。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何最大化?怎样实现高校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寇子明在思考、在探索。他意识到必须搭建一个有利于人、财、物适应于现代企业运作模式需求的平台。

2005年筹建山西省矿山流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针对矿山提升运输、排水、通风降尘系统中的基础性、共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从而形成具有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该中心有效实现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聚集,形成了分阶段、分工种、分项目协同创新的科研团队达到了科技创新、解决问题、培养人才的目标。这种开放式的科研平台,融合“学习—研究—应用”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注重面向工程、落实系统接口、来源生产实际的科研创新理念,一是促进技术创新,使更多的新技术涌现出来。二是加速成果转化,将更多实用、好用的技术从理论上转移到生产实践中。三是大力培养人才,为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以该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寇子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成功解决了煤矿机械运行几项关键技术,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寇子明的创新团队把学校、设计院、研究院、企业等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汇聚起来,形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队伍,团队中现场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研究,各个环节的人员都有。方案直接面向工程来设计,设计之初就广泛征求虚拟团队中教授专家、厂家工程师、一线工人等不同层面人员的意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机接口、系统间的关键接口,因此在设计完成后就能很快实现其研究、设计、制造、检测、安全调试。整个流程很快,作出的方案越接近实际生产环境就能更多地避免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他的团队可以同时进行很多项目,分小组去完成。而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团队把好方向,整体把握小组研究的问题,保证他们尽量不会跑偏。

他的团队中,70后为科研力量主体。寇子明以乐于奉献的精神,为年轻科研力量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提携后辈、自己甘为人梯,为年轻科研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使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进步尽可能少走弯路。

寇子明围绕省委、市委有关推动山西煤炭工业优化升级和产业调整,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去矿区或相关企业走访调研,有时与矿工打成一片,听取矿工来自一线的心声,为政府咨询决策服务。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经过多年的努力,寇子明教授取得的成绩斐然,真正让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生产的“万能钥匙”。

攻克井下煤炭倾斜运输的制动难题。20世纪90年代末,山西潞安常村煤矿工作面是通过倾斜下运带式输送机将两翼高处采出的煤炭输送到中间低处的煤仓,经常因堆煤、飞车事故而停产,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带式输送机生产厂家派出十几名技术人员去现场进行调试,几个月都没能解决,邀请了国外著名厂家的研究人员协助检修也没能解决。企业只好进行公开难题招标,国内某单位作出的方案是:需停产两个月进行改造,投资250万余元。当时寇子明博士毕业不久,带着一种年轻的冲劲,经过现场的勘察和认真的思考,郑重做出了承诺:“我来做,只要几十万元的经费,无需停产,利用检修间隙完成改造。”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一个多年难解的技术瓶颈,生产厂家与国外专家都无法解决,一个大学教授用这么少的经费、这么短的时间,还无需停产,能实现吗?但是由于寇子明的方案对于企业太有诱惑性,企业抱着“让他耍耍看”的态度同意了,代价是前期没有经费,系统改造成功以后再付费用。在这种无法形容的巨大压力下,寇子明立即开始组织研究团队展开了实验。没日没夜、争分夺秒,一次次的实验,不时地陷入僵局,各种可能的办法和材料每时每刻都在他的脑海里“交战”。苦心人,天不负。在实验室度过了紧张的60多天后,实验成功了。寇子明发明了“基于能量转换的矿用倾斜带式输送机防抱死安全制动技术”。该发明技术巧妙利用重力势能自动转化为液压能来产生制动力矩,减小运行过程的摩擦和发热,在没有任何外动力的前提下很好地保证了输送机滚筒防抱死制动性能。

依据山西省科技厅的鉴定,该项发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有200多个矿井采用此技术,在主煤流生产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因制动问题而引起的恶性事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功研发矿井提升安全运行技术及装备。在矿山竖井的运输中,设备、人员、物料通过相当于电梯的提升机运送。动辄上千米的开采深度对于提升机钢丝绳的载重、使用频率和安全运行要求严格,必须定期检查更换。而换好四五根约有数吨重、数百米长、爱缠绕的“巨”绳需要几十名工人连续多日作业,耽误了生产还不安全。

寇子明团队成功研发生产了矿井提升系统安全运行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1DFA72120)。该项目针对矿井提升系统易出现的跑车、卡罐、过卷、断绳、坠罐及打滑等事故因果模型和危险因素,应用系统动力学、广义优化、模糊控制等科学理论和方法,在矿井提升系统控制理论、电控及闸控系统、绳衬摩擦副防滑、钢丝绳防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提出了振动限制的多工况控制方案;发明了过卷(放)过程逐步加载制动技术及利用钢带塑性变形吸能的、集防撞—托罐—辅助罐道于一体的过卷缓冲装置,可实现过卷事故工况提升容器的安全抓捕;研发了无损调绳系统、无损检测数据库和防扭转多根首绳同步更换的绳衬摩擦副有效传递技术及装备,可为提升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本项目拥有十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制订了3项全国行业标准,出版专著两部。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垄断,把多项技术和产品应用到国外,迫使国际知名厂商在集成投标中经常选用本项目产品,对解决深部煤层开采提升系统的技术瓶颈、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活动国际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省科技厅鉴定该项发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2013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发出重大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平台。为解决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问题,寇子明教授主持研究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安全生产总局重点科技项目,总研究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针对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潜在风险源的特点,研究开发适用于欠发达地区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动态监测技术、快速评价与预警技术、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分类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并构建基于WEBGIS的多级应急管理与指挥系统,为科学、高效、有序应对典型煤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污染事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并对其他煤化工产业聚集区起到了推广示范作用。

本项科技成果拥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急处理处置移动平台参加了20多次现场演练和现场救援,避免了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提高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了液压激振装置。寇子明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液压激振装置”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能够实现振动参数独立无级调节,避免了惯性激振方式中振动参数难以调整、启停过渡时间长、停车时产生强烈共振等问题,成功应用到潞安、阳泉等选煤厂的振动筛与榆次、山东和包头等生产空心砖、粉煤灰砖的成型机上。

发明“雾柱”高效降尘装备和技术。为解决矿井煤尘危害问题,寇子明教授提出了“雾柱”高效降尘理论,得到国家火炬项目的支持,高效喷嘴及降尘技术已随同采煤机出口俄罗斯,并在甘肃、山西、陕西等省的煤矿生产系统中得到大量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为改善煤炭作业环境和职业卫生健康,减少尘肺病的发生产生了积极作用。

提出了深井排水多参数安全节能复合控制系统。为解决千米深井安全排水的问题,寇子明教授提出了多参数安全节能复合控制系统,率先在全国取得安全标志认证和生产许可证,并有200多个现场排水环节得到应用,节能效果和安全效益十分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汾酒集团研制了曲块自动生产系统。汾酒是清香型酒的代表。“曲乃酒的骨”、“有好酒必有好曲”等关于酿酒的精辟论断,反映了大曲品质与汾酒品质间的密切关系,构建了离散颗粒模型,研究了曲块压制成型机理和细观层面上的提浆机理,设计了不同空间曲面形式的压曲锤头,研制了可实现自动供料、拌料、踩压成型、曲块输送等流程的多次踩压成型的压曲成套设备。生产的曲块能够满足清香型白酒曲块制作的传统工艺要求,为曲块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可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面对取得的成绩,寇子明没有满足,他仍然孜孜不倦求进步,他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艰辛与快乐并存。他说:“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要有毅力和耐性。我会一直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去,用平生之所学,尽自己之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寇子明教授用心刻录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用智慧和行动编织着精彩的经纬人生。

/赵书海 赵永贞

寇子明所获部分荣誉

1.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年)

2.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

3.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年)

4.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2014年)

5.山西省科技奉献特等奖(2011年)

6.第七届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人才(2011年)

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

8.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

9.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1年)

10.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09年)




 友情提示: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编辑:怀海         

 

图片新闻